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學研究 n.26=Research of Buddhism n.26
作者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卷期n.26
出版日期2017
頁次343
出版者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連續性出版品=Serial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目次共同構建人類未來的新文明——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國際和平會議上的致詞 1
太虛《我的佛教革命失敗史》述評 7
太虛大師與當代的人間佛教 18
從“中華佛教聯合會”到“中國佛教會”——試析太虛大師建立全國性佛教組織的努力 25
人間佛教在美國的發展路徑——以佛教臨終關懷為中心 40
《從天竺到華夏:中印佛教美術歷程》 49
懷念趙樸老兼談樸老與佛教文化的研究 50
趙樸老圓融無礙思想的理論與實踐探析 56
巨贊、呂澂與現代佛教“自我更新”論 65
喚起后殖民時代的文化自覺——探討漢傳佛教全球化趨勢 74
六朝的轉經與梵唄 85
《弘明集》所收竺道爽《檄太山文》作者及年代考 103
北朝菩薩僧考:北周、隋改朝之際一個特異的佛門體制 108
隋仁壽年間大興城的寺院與僧團 123
迦膩色迦的遺產——中國中古時期的歷史記憶及影響 146
《佛教文獻論稿》 166
竺道生“理”思想的本體與心性指向 167
凈影慧遠六相體義思想研究 186
《中古文學與佛教》 193
中唐洛陽儒、佛二家的復性觀念 194
星云法師如來藏思想探究 205
北宗禪律一致思想的形成 213
五代北宋時期禪宗的特殊嗣法——以《禪林僧寶傳》為中心 230
覺浪道盛禪學思想新探——以“天地”為中心的考察 240
現代斯里蘭卡禪修 255
元代“藏—漢”佛教體制的形成——大都釋迦舍利塔與五臺山釋迦大塔的修建及其象征意義 264
《趙州錄校注》 277
民國時期宗喀巴在漢地的影響 278
草原絲路與雍和宮——記蒙古一代高僧嘉木揚·圖布丹大師 285
早期幽州佛教研究札記四則 293
元代大都以寶集寺為核心的華嚴宗傳承考述 298
清代寶通賢首宗譜系構建與傳承特點 309
《唐代長安地區佛教造像的考古學研究》 319
近代北京佛教的組織結構研究 320
“少林寺與北朝佛教”學術研討會在河南登封召開 335
太虛大師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寧波奉化舉行 336
紀念趙樸初居士誕辰110周年暨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無錫舉行 338
人工智能時代的人間佛教與未來社會——2017佛教思想建設研討會在京舉行 340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341
佛教教育的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343
“高山仰止 文會金陵”楊仁山居士誕辰180周年紀念活動在南京舉行 343
點閱次數3
建檔日期2023.03.10
更新日期2023.03.1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6649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