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無性而隨緣 - 李通玄“智體無性”思想及其對覺范惠洪的影響=The Conception of Only-Conditions-Without-Nature - Li Tongxuan's Thought of "Wisdom as Substance Without Attributes" and Its Influence on Master Juefan Huihong
作者 杜敬婷 (著)=Du, Jing-ting (au.)
出處題名 五臺山研究=Mt Wutai Researches
卷期n.3 (總號=n.152)
出版日期2022
頁次26 - 33
出版者五臺山硏究會
出版地山西, 中國 [Shanxi,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北京大學 哲學系
關鍵詞李通玄; 惠洪; 真妄偈; 無性; 隨緣
摘要以唐代覆禮法師的真妄偈中“妄念何由起”之問為核心,考察宋代臨濟禪師覺範惠洪
在回答覆禮時,對李通玄之“智體無性”思想的繼承與應用。李通玄認為無性的真智不能自知無性,
故名無明。這一思想成為惠洪批評澄觀與宗密答偈的思想資源。惠洪批評二人的答偈止言眾生“迷真”
而產生妄念,卻未解釋眾生為何會迷真。他汲取了“智體無性”思想,把眾生迷真之由落實到不能
自知無性的無性之智,並以此為基礎展開異於返本還源論的解脫論。
目次一、“智體無性”與李通玄對真智“不變”的批評 27
二、從真妄偈看惠洪對“智體無性”思想的繼承 28
三、基於“無性之智”的本覺批判與實踐傾向 31
ISSN10006176 (P)
點閱次數114
建檔日期2023.03.24
更新日期2023.03.2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6730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