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行瘟、代巡與王船:臺灣南部有關瘟疫解除的歷史記憶=Sending Off Plague Outbreaks, Hunting Voyages, and King's Boats: From Taiwan to South Asia,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of Fighting Plague
作者 李豐楙 (著)=Lee, Fong-mao (au.)
出處題名 2011 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台北國際學術研討會「從南亞到台灣—文化資產.歷史記憶.佛教藝術」論文集
出版日期2012
頁次695 - 726
出版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3.tnua.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臺灣=Taiwan; 王爺=Royal lord; 代天巡狩=hunting voyages on behalf of heaven; 燒王船
摘要在東亞地區存在的祭典文化遺跡中,標誌大航海時代中有關瘟疫流行的歷史記憶的,就是隨福建移民而移植出去的王爺信仰,將當地的瘟神(五帝)信仰改造為「代天巡狩」的王爺,以避免地方官的取締。從此被迎送的王爺就聯結了瘟王與帝王、或代表帝王巡狩的按察使,明初鄭和下西洋(南洋等地)或明末鄭成功代天子巡狩東寧(臺南、臺灣)的歷史記憶,更強化了代巡的信仰習俗。前者如馬六甲的五間王爺廟,後者則有臺江內海舊區內的多個香境,至今都仍然保存了「燒王船」的儀式,濱海地區較諸中國內陸省份雖然同樣以船送瘟離境,卻更能以此保留瘟疫從外來的恐怖經驗。在十九世紀亞洲地區曾發生六次霍亂大流行,曾經從印度孟加拉沿貿易路線流行,往南傳染了南亞的錫蘭、檳榔嶼、爪哇,往北則到福建、臺灣等地,這些地方正是遺存了送王船的沿海地區。比較各個地區現存的信仰遺跡,雖然在儀式細節上小有差異,但是整體的儀式結構則有其一致性,以保存良好的臺灣地區為例,就可發現在儀式上遵循大體相近的程序,原本為道教經典所支持的迎送瘟王的科儀,卻被儒家的禮生仿效巡狩禮加以改造:在名義上有時代天巡狩與行瘟王並列,但通常選擇性強調王爺或千歲爺;而在程序上則保存迎送帝王或王爺的儀節:在邊境迎迓—進入王府安座—每日早晚祀王、視事—先鋒官領令(王爺令牌)後即與各廟的神轎、陣頭會同,然後一起出巡境內(日數、方向各自不同)—民眾在王船寮前辦理添載或接受祭改(即替身改運或扮犯受刑)—王船出澳、添載,東港有王船遶境—點卯、點艙添載、視察添載—唱班、請王爺押送上船—宴王餞行—遷船至邊境後催送離境—吉時到即燒王船或恭送海上(遊天河或遊地河)。此即資於事人(帝王或巡察使)以事神(代巡王爺)的禮儀古義,卻銘刻了歷史記憶中的懼瘟情緒,臺灣西南沿海地區借此保存了早期開發史上的苦難經驗,也可佐證福建移民在東亞地區對於大航海時代的共同記憶:生存的危機與集體的焦慮。
目次摘要 697
壹、 前言 698
貳、 「常與非常」:兩個世界的角色扮演 699
參、 行瘟與代巡:神道文化中的非常行為 704
1、 神格 706
2、 時間 706
3、 空間 707
4、 程序 707
5、 結構 707
肆、 神轎與陣頭:代巡信仰強化的巡掃儀式 710
伍、 祀宴、添載與送王:一個巡狩行程的完美終止 718
1、 桌案形式 720
2、 祭品式樣 720
3、 進獻程序 720
陸、結語 723
ISBN9789860351088 (pbk); 9789860351095 (hc)
點閱次數278
建檔日期2023.03.25
更新日期2023.03.2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6741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