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蕅益智旭《楞嚴經文句》論徹底顯性—從「性」的意義演變談起 |
|
|
|
作者 |
徐聖心 (著)=Hsu, Sheng-hsin (au.)
|
出處題名 |
聖嚴研究:第十四輯=Studies of Master Sheng Yen Vol.14
|
出版日期 | 2021.06 |
出版者 | 法鼓文化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ddc.com.tw/
|
出版地 | 臺北, 臺灣 [Taipei, Taiwan] |
資料類型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摘要 | 本文討論智旭《楞嚴經文句》中的特殊科判與解釋,即六次「徹底顯性」。六番「徹底顯性」依經文之展開而變化其釋文,各科段頗不同。既見智旭對《楞嚴經》的理解,亦見其針對「人性論史」而標佛法妙義。
第一番若總論,乃直指「圓教以三德秘藏為性」,「三德秘藏,和盤托出」,以《楞嚴經》論性為圓教、為極則。 第二番言身心是妙心所現之物,是就自身全體言。 第三番進論十方依正亦妙心所現之物而已,進而能「悟物為己」,則能轉物如同如來而「物物皆己」,則移就總括己之身心與世界呈象之整體。 第四番則直顯「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而將三性說引入以說明「菩提妙淨明體」即圓成實性。 第五番則以離相即法與不變隨緣兩組架構,比配出「『離一切相』乃由隨緣以復於不變;而『即一切法』乃由不變以達於隨緣」的義涵。 第六番,則一方遍例一切法性,一方則藉現象描述詞在性中了不可得,而回應於佛學「生死事大」的基源問題。 |
目次 | 一、前言 二、傳統中的儒、釋性論簡釋 三、萬曆三高僧的性論 四、蕅益智旭《文句》科判與顯旨 五、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
ISBN | 9789575989132 (平裝) |
點閱次數 | 104 |
建檔日期 | 2023.04.12 |
更新日期 | 2023.04.12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