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咒語、聖像和曼荼羅——密教儀式衍變研究
作者 篠原亨一 (著)=Shinohara, Koichi (au.) ; 劉學軍 (譯)
出版日期2021.08.10
頁次558
出版者世界學術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worldscholastic.com/zh/about
出版地Singapore [新加坡]
叢書名華林佛學譯叢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本書譯自篠原亨一先生的名著《咒語、聖像和曼荼羅》,這是一部密教研究的典範之作。篠原亨一在這部偉大的作品中,追溯了密教儀式的演變,從五世紀簡單的持咒到九世紀涉及圖像崇拜、曼茶羅灌頂和觀想實踐的複雜系統。他對七世紀的中國文本《陀羅尼集經》進行了重要的重新解讀,表明早期的特定神靈的儀式是如何被綜合成一個一般的密教灌頂儀式,以及密教各類佛菩薩的概念是如何出現的。



在《陀羅尼集經》中,為特定佛菩薩舉行的儀式通常是圍繞著它的圖像進行,然而在早期的資料中,密教儀式涉及到咒語的誦讀而不運用圖像。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探討了這種較簡單的儀式是如何與特定佛菩薩的圖像聯繫起來的,並最終產生了《陀羅尼集經》中的普集曼茶羅法,這一關鍵例子中所描述的一般密宗灌頂法門。對後來的密宗佛教儀式如此重要的觀想法門在這個儀軌中沒有出現,而其灌頂法將從根本上改變密宗佛教的實踐。



本研究對菩提留支在8世紀初翻譯的《陀羅尼經》,以及後來的密教文本,如一行對《大日經》註釋和不空金剛的儀軌手冊進行了研究,以顯示觀想的融入如何極大地豐富了密教儀式,並幫助發展了詳盡的佛菩薩圖像儀軌。隨著時間的推移,圖像的儀軌功能變得不那麼確定,重點轉向了觀想。這項研究澄清了圖像和儀軌之間的複雜關係,改變了我們對密教藝術以及儀軌的看法。
目次《華林佛學譯叢》總序
漢文版序
Preface to Chinese version
致謝
導論
第一部分 三種儀式臺本
第一章 陀羅尼集中的咒語念誦
第二章 十一面觀世音形像儀式
第三章 曼荼羅灌頂儀式
第四章 普集會壇法的形成
第二部分 《陀羅尼經》的衍變和觀想的引入
第五章 陀羅尼經及其在菩提流支所譯密教經典中的衍變
第六章 “不空躊索”傳統
第三部分 走向新綜合:“成熟” 觀想儀式
第七章 一行《大日經疏》:製造大曼荼羅
第八章 不空的各種儀軌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索引
ISBN9789811822834 (平裝); 9789811822827 (精裝)
點閱次數535
建檔日期2023.04.12
更新日期2023.04.1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6870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