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釋聖凱=Shih, Sheng-kai
|
出處題名 |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Hua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v.4 n.1 《佛教的跨地域傳播與佛教寫本研究》專刊 |
出版日期 | 2021.05 |
頁次 | 122 - 144 |
出版者 | World Scholastic Publishers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worldscholastic.com/
|
出版地 | Singapore [新加坡]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副院長、哲學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漢傳佛教僧眾社會生活史”首席專家、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佛學研究》主編。 |
關鍵詞 | 師弟之道; 孝道; 視師如父; 視師如佛 |
摘要 | 出家意味著捨棄父子的人倫生活而違背中華文明孝道精神,卻在僧團中形成師父-弟子生活,構成師弟之道的修道倫理生活。孝道與師弟之道,既有一定的倫理上的類似,更有“互釋”的現象。印度佛教戒律傳統提倡“視師如父”“視徒如子”的倫理精神,同時受到的印度社會思潮“視師如神”的影響,大乘佛教的經論開始提倡“視師如佛”。“視師如佛”的師徒關係是基於信仰的觀念、超越性意義,和上、阿闍梨、善知識才是真正的“師”。佛教傳入漠地後,佛教界人士以“師”的角色解釋僧人,以“嚴師”的觀念闡釋僧眾的倫理地位,以教化的“儒行”風範解釋僧團生活的社會功能。道樣,僧眾獲得進入中華倫理秩序的途徑,試圖回應孝道、不敬王者、不應拜俗的困境 |
目次 | 一、視師如父與視師如佛 126 二、中古僧人的尊師与孝道 132 三、出家為大孝與忠孝無違 138 四、結語:孝道觀念的解釋與師弟之道的"讓位" 142
|
ISSN | 27050742 (P) |
點閱次數 | 526 |
建檔日期 | 2023.04.13 |
更新日期 | 2023.04.1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