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形象的敘事差異:以宗曉《法華經顯應錄》與贊寧《宋高僧傳》、道原《景德傳燈錄》、惠洪《禪林僧寶傳》為觀察重心=Narrative Differences in the Image of Eminent Monks - Focusing on Zongxiao's Fahua Jing Xianying Lu in comparison with Zanning's Song Gaoseng Zhuan, Daoyuan's Jing De Chuan Deng Lu and Huihung's Chan Lin Seng Bao Zhuan
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高僧形象的敘事差異:以宗曉《法華經顯應錄》與贊寧《宋高僧傳》、道原《景德傳燈錄》、惠洪《禪林僧寶傳》為觀察重心=Narrative Differences in the Image of Eminent Monks - Focusing on Zongxiao's Fahua Jing Xianying Lu in comparison with Zanning's Song Gaoseng Zhuan, Daoyuan's Jing De Chuan Deng Lu and Huihung's Chan Lin Seng Bao Zhuan
作者 龔昭瑋 (著)=Kung, Jau-woei (au.)
出處題名 福嚴佛學研究=Fuyan Buddhist Studies
卷期n.17
出版日期2022.12
頁次135 - 170
出版者福嚴佛學院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fuyan.org.tw/
出版地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
關鍵詞高僧形象; 敘事策略; 互文性; 《法華經顯應錄》; 《宋高僧傳》; 《景德傳燈錄》; 《禪林僧寶傳》
摘要本研究考察宗曉之《法華顯應錄》與贊寧之《宋高僧傳》、道原之《景德傳燈錄》及惠洪之《禪林僧寶傳》等僧傳間在高僧形象敘事上的差異,並探討其背後的義趣。研究結果顯示,宗曉特別呈現高僧神異且修行高深的側面形象,目的是藉此吸引讀者入道,精進修持《法華經》。此外,宗曉似乎有意凸顯天臺宗祖師的傳法世系,並呈現天臺宗祖師神異且修行高深的形象,藉此吸引讀者入道,不斷傳法。
目次一、前言
二、宗曉《法華經顯應錄》的撰作意旨與敘事結構
三、宗曉《法華經顯應錄》與贊寧《宋高僧傳》高僧形象的敘事差異
四、宗曉《法華經顯應錄》與道原《景德傳燈錄》高僧形象的敘事差異
五、宗曉《法華經顯應錄》與惠洪《禪林僧寶傳》高僧形象的敘事差異
六、結論
ISSN20700512 (P)
點閱次數121
建檔日期2023.04.21
更新日期2023.04.2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 1995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doi:10.6681/NTURCDH.DB_DLMBS/Collection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6912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