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覺悟者的心識內容──以〈阿毘達磨俱舍論‧分別智品〉為中心=The conscious content of an awakened being - A study focusing on the chapter of knowledge (Jñāna) of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
|
|
|
作者 |
林芳民 (撰)=Lin, Fang-min (compose)
|
頁次 | 76 |
出版者 | 國立政治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ncc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國立政治大學 |
系所名稱 | 哲學系 |
指導教授 | 耿晴=Keng, Ching |
畢業年度 | 105 |
關鍵詞 | 阿毘達磨俱舍論=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阿羅漢=Arhat; 覺悟者=Awakened being; 心識=Consciousness |
摘要 | 本文有一中心主軸,亦即從「覺悟後」的角度來討論覺悟者(awakened beings)的心識(consciousness)內容。此問題意識的發展源自於Griffiths (1994)、Siderits (2011)及Gennaro (2008)等研究,這些研究無一不從佛學研究者皆耳熟能詳的概念(諸如無我、無分別、不可說等)出發,來看待覺悟者的心識內容,並且三者或多或少都有相同的結論:佛教的目標、無我主張最後的理論後果,皆有否定心識活動的傾向。本文的目的雖不在於直接檢驗三者的說法,但本文的源起,便是在於此問題意識,亦即:覺悟者的心識內容會是如何? 對此核心議題,筆者選擇以〈阿毘達磨俱舍論‧分別智品〉為研究核心,探討覺悟者的心識內容(即十智)及彼此之間的關聯。對此主要的研究議題有二:(1)一般人的世俗智與覺悟者的世俗智有沒有區別?(2)覺悟者的世俗智與覺悟者的盡智有沒有不同?對於第一個議題,筆者以為〈分別智品〉主張:兩者並沒有區別。一般人會有的煩惱,在覺悟者的世俗智中也都可以發現;針對第二個議題,筆者認為〈分別智品〉的回答會導致兩個完全不同的解讀,一個認為沒有不同,另外一個認為有所不同。 除了這個核心議題之外,筆者亦對於〈分別智品〉大部分的內容進行梳理。討論了十智與見道、修道之間的聯繫,以及「智所成德」的具體內容及背後可能蘊含的思想。尤其在「十智與修道」的相關段落中,(i)玄奘的翻譯與(ii)現存的梵文、藏譯、真諦譯有很大的出入,因此以往的研究皆不重視玄奘譯。然而筆者在比對(i)與(ii)之後認為,兩者的內容並不互相排斥,甚至互相補足彼此沒有提到的內容,單看(i)或(ii),皆無法對文本有全盤的理解。因此在對比後,筆者整理出該範圍中〈分別智品〉的完整內容。 |
目次 | 1. 導論 1 1.1. 文獻回顧 3 1.2. 用語釐清 5 1.3. 論文結構與章節 6 1.4. 研究方法與步驟 16 2. 十智 17 2.1 十智的區分,以及對世俗智的討論 17 2.2. 無漏智的主要內容──四諦十六行相 21 2.3. 最後獲得的智慧──盡智與無生智 24 2.4. 他心智 30 2.5. 小結 35 3. 十智與見道、修道 37 3.1. 十智與見道 38 3.2. 十智與修道 42 3.3 小結 47 4. 覺悟之後的狀態與伴隨的能力 52 4.1. 佛不共德 52 4.1.1 十心力,以及身力 52 4.1.2. 四無畏 55 4.1.3. 三念住 56 4.1.4 大悲 57 4.2. 佛與不動阿羅漢都有的特質 58 4.2.1. 無諍 58 4.2.2. 願智 61 4.2.3. 四無礙解 63 4.3. 小結 64 5. 結論 66 5.1. 整體回顧 66 5.2. 各章回顧 69 5.3. 未來展望 70 參考文獻 72 |
點閱次數 | 14 |
建檔日期 | 2023.05.29 |
更新日期 | 2024.05.1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