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
張凱 (著)
|
出處題名 |
中國佛學=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n.01 |
出版日期 | 2014 |
頁次 | 197 - 217 |
出版者 | 中國佛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zgfxy.cn/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廬山慧遠; 鳩摩羅什; 法身; 《大乘大義章》 |
摘要 | 本文試圖動態地探討東晉廬山慧遠的法身思想并突顯其在中國佛學思潮轉向中的理論意義。鳩摩羅什入關后《大智度論》的譯出,使中國學僧首次接觸到了較為詳細的印度佛身理論。廬山慧遠正值此世,較早學習了《大智度論》,并就佛身理論中的核心概念"法身"存在的諸多疑問求教羅什。在兩人的書信集《大乘大義章》中,慧遠將法身理解為有形有相的實體。與羅什交流后,慧遠對法身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糾正,但法身實有思想仍未改觀,這為晉宋之際佛教義學的轉向起到了很好的理論鋪墊作用。 |
目次 | 一、《大乘大義章》中體現的慧遠法身思想 198 二、《大乘大義章》之後慧遠對法身的再思考 215 三、慧遠法身思想的理論意義 216
|
點閱次數 | 139 |
建檔日期 | 2023.05.31 |
更新日期 | 2023.05.31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