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者 |
釋厚觀 (著)
|
出處題名 |
福嚴會訊=Fuyan Journal
|
卷期 | n.55 |
出版日期 | 2017.07 |
頁次 | 24 - 51 |
出版者 | 福嚴佛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fuyan.org.tw/index.html
|
出版地 | 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大智度論》; 龍樹; 菩薩; 二乘; 印順 |
摘要 | 《大智度論》被讚譽為佛教百科全書,除了廣泛地註解《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之外,還引用相當多的經、律、論,比較大小乘之異同,在文獻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最重要的是,《大智度論》在修行實踐上依般若深觀為基礎,闡明菩薩的廣大行,為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指出具體可行的方向。 本文回顧《大智度論》過去在中國南北朝及隋唐時代的弘傳,及當代學者有關《大智度論》的研究,再展望未來《大智度論》有哪些值得研究的課題。筆者從「文獻方面」及「教理、修行實踐方面」等試擬了若干研究課題,藉以拋磚引玉,希望學者們繼續深入探究,期待將來能有更豐富的研究結果。 |
目次 | 壹、《大智度論》的重要性 26 貳、《大智度論》的弘傳及當代研究概況 26 (壹)《大智度論》的弘傳 26 (貳)《大智度論》當代研究概況 27 參、《大智度論》研究的未來展望(值得探討的課題) 28 (壹)文獻方面 29 一、《大智度論》之版本 29 二、《大智度論》之作者 30 三、《大智度論》引用之典籍 32 (一)引用經典之類別 32 (二)聲聞律典之比較 32 (三)初期大乘經之比較 33 (四)《般若經》的比較 33 (五)《法華經》的比較 35 (貳)教理、修行實踐方面 36 一、《大智度論》之主要內容 36 二、法義之分類(依境、行、果分類) 36 三、關於「境」方便的論題 37 (一)何謂利根?何謂鈍根? 37 (二)諸門分別(以陀羅尼為例) 37 四、菩薩行門、菩薩階位 38 (一)菩薩的信願 38 (二)懺悔、隨喜、迴向,念佛 39 (三)六波羅蜜 39 (四)慈悲、利他 40 (五)斷煩惱、斷習氣,除魔事 40 (六)菩薩修學共二乘法,與聲聞人有何差別? 41 (七)菩薩之修行階位 41 (八)不退轉 41 五、佛果德 42 六、其他論題 42 (一)四悉檀 42 (二)二乘能否回小向大? 42 (三)部派佛教中常見之異論 43 (四)時間觀 44 (五)各學派所引用的《大智度論》,及《大智度論》對各學派之影響 44 (六)本生故事、譬喻文學、語言學等 45 肆、結語 45 |
ISSN | 20700520 (P) |
點閱次數 | 18 |
建檔日期 | 2023.06.15 |
更新日期 | 2023.06.15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