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教止觀與意識控制:認知神經探討
作者 林緯倫 (著) ; 張之倢 (著) ; 蕭富 (著) ; 蕭宗祐 (著)
出處題名 解脫與療癒:佛教與心理學對話學術研討會 第十四場
卷期v.1 n.1
出版日期2022.06
出版者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出版地宜蘭, 臺灣 [I-lan,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當今普及應用於各領域的正念相關訓練與課程源起於東方佛學傳統的禪修,研究發現正念有提升注意力、執行功能與創造力,增進自尊、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減低負向情緒與具心理治療功效等正面效益。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也發現正念訓練或佛教止觀修行涉及引導個體進入較慢腦波(亦即alpha與theta波)的放鬆狀態。然,過去未有研究探討此訓練或修行能否促進意識控制能力的提升,始得以達成認知、情緒等各方面的效益。本研究根據過去理論與實徵證據,邀請佛教系與一般學系學生各16位,採用神經回饋裝置,當偵測到參與者alpha波狀態即給予回饋音,研究程序中要求參與者改變心理狀態盡量讓回饋音出現與消失,據以計算出腦波控制能力的指標;同時評量其自尊、生活滿意度、創造力以及根據九住心觀點自編的「禪修經驗感受量表」。結果顯示,佛教系學生在腦波控制能力的表現顯著高於一般學系學生;佛教系學生的禪修進境與其腦波控制能力間呈現中效果量的正相關,且呈一次上升函數趨勢。同時,禪修進境越高,自尊與生活滿意度自我評估、創造力表現亦呈現越高的趨勢。本研究結果提供正念或禪修得以提升多面向心智功能的解釋機制,對未來研究有所啟發。
點閱次數41
建檔日期2023.06.21
更新日期2023.06.2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7360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