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蔡金昌 (著)
|
出處題名 |
第三屆「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卷期 | v.1 n.1 |
出版日期 | 2019.05 |
出版者 |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
出版地 | 宜蘭, 臺灣 [I-lan,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關鍵詞 | 釋德清; 憨山德清; 大乘起信論; 起信論疏略; 起信論直解 |
摘要 | 憨山德清(1546~1623)為晚明著名的佛教領導者,他的佛學著作 及會通三教之論頗為豐富,而他的佛教思想除了以《楞嚴經》、《楞伽經》 等為實修依據之外,特別重視的則是華嚴宗的教理,這也讓他對如來藏 思想有深刻的信仰。提到中國佛教的如來藏思想,影響最深遠的一部論 典則非《大乘起信論》莫屬,從傳為真諦三藏(499~569)譯出《起信 論》之後,歷代皆不乏註解家,當中更以地論師淨影慧遠(523~592) 及華嚴宗人海東元曉(617~686)、賢首法藏(643~712)的注疏為著 名,而其中法藏的《起信論義記》又因圭峰宗密(780~841)《大乘起 信論疏》(簡稱《賢首疏》)的推廣而更為人所知。直至晚明,德清亦對 《起信論》作註,他的註解本有《起信論疏略》及《起信論直解》二部, 前者立基於《賢首疏》而加以刪削,並於中補充長水子璿(965~1038) 的《起信論疏筆削記》;後者則依著《賢首疏》義直釋發揮,表現更多 德清個人的義解特點。本文便在針對德清《疏略》及《直解》兩部《起 信論》註解的內容予以剖析,尤其是於《直解》詮釋與前人的異同處, 可得見德清思想的「調和」立場,表現他對佛教教理「性相會通」的一 面,也能從他的判教角度展現德清有意推崇《起信論》的旨趣,而以《起 信論》貫串他整個佛學乃至會通三教的理論基礎。 |
點閱次數 | 1 |
建檔日期 | 2023.06.26 |
更新日期 | 2023.06.2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