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八世紀的唐朝與佛教=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Buddhism in the 8th Century
作者 中田美絵 (著)=Nakata, Mie (au.) ; 王璐 (譯)=Wang Lu (tr.)
出處題名 佛學研究=Buddhist Studies=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卷期n.2
出版日期2022
頁次237 - 253
出版者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八世紀; 唐朝; 佛教; 歐亞形勢; 政教互動
摘要八世紀初,漢譯佛典將五台山視作清涼山,可見唐朝佛教的邊土意識走向消解,並逐漸躍升為可與天竺匹敵的佛教中心地。八世紀後半葉,在伊斯蘭東進、吐蕃擴張的背景之下,亞洲中部地區人民向唐地遷徙,其中不乏僧侶與入唐後加入禁軍者;同時,宦官在中央掌握兵權,同時兼任功德使管理僧尼。宦官、禁軍、佛教勢力由此產生聯結,並於德宗朝迅速崛起,助推佛教事業。德宗朝集唐朝佛教之大成,此期弘法事業多由宦官、禁軍、佛教勢力推動,具有彰顯中華思想的目的,同時蘊含著振興唐朝、恢復皇帝權威的深刻意涵。
目次引言 237
一、唐朝邊土意識的變化 238
二、八世紀後半期的唐朝佛教與國際形勢 243
(一)唐內外形勢與宦官-禁軍-佛教勢力的崛起 243
(二)宦官-禁軍-佛教勢力的人員構成 244
(三)宦官-禁軍-佛教勢力所見德宗朝佛教事業與國際形勢 245
1. 佛教事業 245
2.《四十華嚴提要》與國際形勢 249
3. 德宗朝的佛教事業與特色 251
結語 252
點閱次數26
建檔日期2023.06.29
更新日期2023.06.2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7424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