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壯闊菩提路=Uncommon Happiness: the Path of the Compassionate Warrior
作者 吉噶・康楚仁波切 ; 賓德・舒密特, 馬西亞=Binder Schmidt, Marcia ; 呂旻芯
版本項初版
出版日期2020.10
頁次188
出版者眾生
出版者網址 https://heartbook.com.tw/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吉噶‧康楚仁波切引導我們,透過智識的推理,識出我們對於真實存在之自我的迷惑感知;
他也告訴我們,從這基本疑惑中覺醒的重要關鍵。
仁波切對印度古典佛教作品─ 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的精采論述,
在在顯示出這位啟發人心的佛教導師慈悲且具說服力的風格。
《壯闊菩提路》充滿了佛法道上修行老手的建言,
藉由闡述實修佛法的要義,和引介法道上可資利用的善巧方便,
仁波切揭露出我們本俱的智慧心,激發我們去認識並運用我們本有的證悟能力。
在這本特別的書裡,我們有獨特的機會和一位以慈悲著稱的證悟導師結緣。
他善巧地教導我們,如何於內在達到那同等的確信與肯定。
這個說明充滿了吉噶‧康楚仁波切所體現的真誠喜悅與人性。
這些特質超越了時間、種族與地域,是所有人類處世的共通原則。
本書結合了八世紀中所闡釋並被廣泛修持至今的根本教法,與現代讀者的解讀。
書中提及的價值含括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以及布施、安忍、持戒、道德、精進、安住與智識。
對於執行這些訓練的指示,言簡意賅,易於理解與應用。
目次【作者序】 滋養善心,一本萬利 吉噶.康楚仁波切
【英文版編輯序】 兩位精神病患給我的震撼教育 瑪西亞.賓德.史密特

第一章 心的真實看護者
看穿無明的變裝秀
佛法的智慧,能透視擺脫負面習性/內心起信能出離,證悟就在迷惑 中 /依止三寶、三慧,「我執」一覽無遺
從教法修持到脫離我執
想要證悟?沒有便車可搭!/是災難嗎?還是最棒的禮物?/佛法能
領航,從無明之繭中脫困

第二章 超越自我的轉化
突破執著習性
改變關注焦點,以珍愛他人優先/引導舊習情緒,轉成愛人如己性格/ 結合工作經驗,回心轉意體證修行/追隨老師改革「心」,不要成為「中輟生」

第三章 人人可行的法道
三法藏功德,能治一切心
從經、律、論的來源認識教法/從空性、無我的覺知修練證悟/擺脫分別,就是對真理的體驗/「菩薩」的人生規畫:五種修證次第

第四章 借境練心
紅燈作響,正是給我們的機會
謹記念誦文,也要身體力行來淨化/理解心的痛苦,發展對習性的厭離 /循序漸進修持,心會跟上腦子「轉化」
「慈心」是願一切眾生具樂及樂因
覺知我與一切眾生平等,沒有差別/敞開心胸無偏見,廣大深心更柔軟 /感謝所有眾生的仁慈給予
「悲心」是願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
所有人都一樣,渴望免於受苦對待/眾生的真實苦難,切己去感同身受 /所有眾生都曾是我父母
「喜心」是願一切眾生不離無苦之樂
隨喜他人的喜悅,那也是你的成就
「捨心」是願一切眾生遠離愛憎住平等捨
發展平等心功德,不受貪嗔痴所染
本章問答
無求的布施供養,是解脫之因
受持利他的菩薩戒,就是究竟自由/超越物質的希求束縛,福德普皆迴向

第五章 「隨喜」是最佳反轉之道
擁有欣賞他人善行的能力
對他人行為不作比較,純粹的讚賞/乞丐老婦讚賞國王,佛陀讚譽最有福德/清淨的隨喜心,所得福德更加殊勝/能不受自心限制,保持平靜就是解脫/練習淨化負面習性,與善德站同一邊
本章問答
在「希望他人快樂」中,對業力保持客觀
找出故事真相,將發現和佛法聚合

第六章 吃苦,就是吃補
不和本能對抗,只轉變習性
為自他而做修持,智慧將引領你進步/觀心禪修,思惟慈悲喜捨/沒有真實的自我,是心在變魔術/從受苦中生起自信,保持安靜專注
痛苦能變成修行人的養分
接受全面的自己,修持波羅蜜多/與自心和諧共處,不再二元對立

第七章 融合為一
聞思修三慧,斷惑成就清淨智
人類獨有明辨能力,心主宰一切感受/為了離苦得樂的渴望,修持菩提心/對無我的了悟,能停止情緒運轉的馬達/以智慧對抗心的舊習,創造新習性/以修持為基礎的仁慈,可以治療憤怒/眾生與我無二,都想從煩惱中解脫
修四無量心,願一切眾生圓滿證悟
在生活中實修正道,遠離歧途/建立對佛法的確信,接受習性挑戰

第八章 發願與力行
以二菩提心,禪修究竟本性
以一切有情取代自我,於安忍中去除煩惱
本章問答
修持產生「淨化」後,內在會得到自由/發願的第一念,即是證悟的開始/修持菩提心如洗澡,清淨我們的心/無我的智慧能形塑心,引導眾生離苦得樂

第九章 六顆「到彼岸」的墊腳石
思惟無常、無我,趣向正道
沒有單一獨立的、自我存在的、恆常不變的/依因緣而生滅的,相對同時持續在變化/空性就是緣起,一切現象為心的投射/出於業力的相對體驗,存在虛妄錯覺中
啟發、激勵自己,是最勝修學
布施能放下慣性執著,培積福德/持戒、安忍伏舊習,精進、禪定能定心/依序修持前五度,第六智慧度最重要/證悟的智慧,了悟實相與眾生之苦/和自己內在對話,思惟無常和磨難

第十章 「肯做」就會贏!
相信「容易」實踐,倍加喜悅
運用「思慧」,塑造、引導你的心/培養「聞慧」,所學結合深層智能/專注於為所有眾生快樂、自由的修持/要精進也要放鬆,給自己鼓舞
本章問答
修大圓滿也修心

第十一章 禪定
止息渴求、中止散亂的教導
檢視需要,「沒有」比「擁有」更滿足
本章問答
修持「脫離」,放下帶給你苦受的事物/「厭倦」輪迴,收回授予執著
的權力/越過見世俗諦如是的橋/以明智對治無明,智識克服欲望/
不向心外求法,從聞思修三學向道/擁有智慧,你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第十二章 與法相應
證悟之道在每日的修行
把眾生當作你自己,也為他人利益努力/不隱藏的懺悔,是增加力量的方式/中止對自我的忠誠,讓戒律產生影響
本章問答
自我的存在,來自因緣和合/自他交換法,從根本清淨自己的心/內在療癒,是耗盡過去業力最有效方法

第十三章 向菩薩道前進
以「願菩提心」為基礎 /實踐「自他平等」在行為中/感同身受的「自他交換」/「施受法」消融我執
利益如母有情的行動
與般若相應的「行菩提心」

【致謝辭】 願日日增上,直到體現 瑪西亞.賓德.史密特
ISBN9789869880053 (平裝)
點閱次數2
建檔日期2023.08.07
更新日期2023.08.0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7894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