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大乘起信論〉思想史研究
作者 張文良 (著)
出版日期2020.05.01
頁次361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大乘起信論》是一部充滿謎團的千古奇書,自南北朝時代的敦煌本《疏》的作者,隋唐時代的曇延、淨影寺慧遠、法藏至近現代的太虛、印順等,歷代佛教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詮釋其微言大義,形成了蔚爲大觀的《大乘起信論》思想史。本書以《大乘起信論》的闡釋史爲線索,從新的視角探討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思想特徵,進而考察《大乘起信論》對整個東亞佛教思想的影響。
目次前言 作爲方法的《大乘起信論》
第一章 《大乘起信論》的成書與思想的展開
第一節 《大乘起信論》的成書
第二節 《大乘起信論》的思想課題
第二章 《大乘起信論》的早期傳播
第一節 《大乘起信論》早期傳播概觀
第二節 杏雨書屋本《大乘起信論疏》
第三節 淨影寺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的思想特徵
第三章 《大乘起信論》與中國撰述經典
第一節 《占察善惡業報經》與《大乘起信論》
第二節 《大乘止觀法門》與《大乘起信論》
第三節 新譯《大乘起信論》的諸問題
第四節 《釋摩訶衍論》與《大宗地玄本論》
第四章 《大乘起信論》與華嚴思想的展開

第一節 智儼的“《大乘起信論》觀”
第二節 法藏的《大乘起信論義記》與“如來藏緣起說”
第三節 澄觀的“《大乘起信論》觀”
第四節 宗密的“《大乘起信論》觀”
第五節 長水子璿的“《大乘起信論》觀”與宋代華嚴思想
第五章 《大乘起信論》與中國唯識思想
第一節 法相宗人對《大乘起信論》的批判
第二節 曇曠對唯識與《大乘起信論》的會通
第六章 《大乘起信論》與中國天台思想
第一節 石鼓寺智雲與《大乘起信論》
第二節 四明知禮與《大乘起信論》
第三節 知禮與仁岳圍繞《大乘起信論》的爭論
第七章 明代佛教中的《大乘起信論》

第一節 《大乘起信論》與明代佛教
第二節 蕅益智旭的《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第八章 清代佛教中的《大乘起信論》

第一節 續法的“《大乘起信論》觀”
第二節 楊文會的“馬鳴宗”及其思想史意義
第九章 近代佛教圍繞《大乘起信論》的論爭
第一節章 章太炎的《大乘起信論辯》
第二節 梁啓超的《大乘起信論考證》
第三節 太虛與《大乘起信論》
第四節 《大乘起信論》研究與中國近代佛教學的構建
第十章 《大乘起信論》與日本佛教
第一節 《大乘起信論》在日本的流傳
第二節 鳳潭與《大乘起信論義記幻虎錄》
第三節 普寂與《大乘起信論要訣》
第十一章 《大乘起信論》與韓國佛教
第一節 元曉的《大乘起信論疏》與新舊唯識的會通
第二節 義湘及其後學的“《大乘起信論》觀”
第十二章 《大乘起信論》研究的動態及展望
第一節 豐子愷譯《大乘起信論新釋》的問世
第二節 井筒俊彥的《大乘起信論》研究
第三節 大竹晋的《大乘起信論》研究
第四節 《大乘起信論》研究的展望
附錄I 中國歷代《大乘起信論》注釋書
附錄II 日本歷代《大乘起信論》注釋書
附錄III 韓國歷代《大乘起信論》注釋書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書評
  1. 思想史的演進與轉化:讀《〈大乘起信論〉思想史研究》有感 / 田健 (著)
點閱次數80
建檔日期2023.08.16
更新日期2023.08.1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7999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