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天台心鑰: 教觀綱宗貫註=Tiantai Keys to the Mind: A Vernacular Translation of and Commentary on Master Ouyi’s the Essence of Teaching and Meditation
作者 釋聖嚴 (著)
版本項4
出版日期2023.07
頁次352
出版者法鼓文化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ddc.com.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叢書名現代經典
叢書號7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天台宗; 教觀綱宗
摘要 兩千年來漢傳佛教的智慧寶庫,若以教觀義理的深入影響而言,天台學可說是獨一無二。天台學組織嚴密、次第分明、脈絡清晰,尤其是天台大師們所留下來的著作,不僅數量龐大,且教義與觀行並重,理論與實修雙運,勘做為佛教未來全人類共同需要的藍本!
  《教觀綱宗》是明末蕅益智旭大師針對天台學撰寫的重要名著,兼具理論與方法,整合了大小諸乘的各家之說。因為智旭大師是學貫大、小乘諸系佛法的大通家,闡揚天台教觀並未墨守成規,所以《教觀綱宗》也可以說是明末時代的新天台學。
  聖嚴法師有鑒於這樣精簡扼要的天台珍寶,必須有人講解、註釋與發揚,故以現代治學的方法,將《教觀綱宗》重新分段標點,並加上白話翻譯、註釋和附圖。透過法師的註解,除了可以認識到天台學的大綱,更可領會全部佛法的組織體系及實踐步驟,所以本書非但是研究天台學者所必備,也是有心深入佛法者不可或缺之鑰!
  「我發願,要寫一冊讓自己看懂,也能讓廣大讀者們分享天台學智慧的書。」
  「本書可以做為讀者們自學之用,也可做為教學講授之用。」
  「我的註釋,往往就是一篇獨立的短論,可幫助讀者省了不少再去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死力氣。」 ——聖嚴法師
目次修正版自序
自序

緒論
一、天台教觀及《教觀綱宗》
二、大乘佛教的教判源流
三、天台教觀的濫觴
四、天台宗所依的經論
五、《教觀綱宗》的書名
六、《教觀綱宗》的作者

五時八教
一、何謂八教
二、何謂五時

通別五時論
一、認識五時的通別
二、何謂通五時
三、何謂別五時

化儀四教
一、頓教
二、漸教
三、祕密教
四、不定教
五、化儀四教的教部教相
六、化儀四教的教觀

化法四教
一、為何有化法四教
二、三藏教
三、三藏教的六即及其修證
(一)藏教的理即
(二)藏教的名字即
(三)藏教的觀行即
(四)藏教的相似即
(五)藏教的分證即
(六)藏教的究竟即
(七)藏教的修證果位
(八)藏教的十法成乘
四、通教
五、通教的六即及其修證
(一)通教的理即
(二)通教的名字即
(三)通教的觀行即
(四)通教的相似即
(五)通教的分證即
(六)通教的究竟即
(七)通教的修證果位
(八)通教的十法成乘
六、別教
七、別教的六即及其修證
(一)別教的理即
(二)別教的名字即
(三)別教的觀行即
(四)別教的相似即
(五)別教的分證即
(六)別教的究竟即
(七)別教的修證果位
(八)別教的十法成乘
八、圓教
九、圓教的六即及其修證
(一)圓教的理即
(二)圓教的名字即
(三)圓教的觀行即
(四)圓教的相似即
(五)圓教的分證即
(六)圓教的究竟即
(七)圓教的修證果位
(八)圓教的十法成乘

附錄
附錄一 《教觀綱宗》
附錄二 圖表
ISBN9789575989941 (平裝)
點閱次數10
建檔日期2023.10.20
更新日期2025.06.1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8458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