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自在面對死亡:頗瓦法與藏傳佛教的臨終準備=Dying with Confidence: A Tibetan Buddhist Guide to Preparing for Death
作者 阿念仁波切 (著)=Anyen Rinpoche (au.) ; 賴隆彥 (譯)
版本項初版
出版日期2012.01.08
頁次264
出版者商周出版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cite.com.tw/publisher/about/2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叢書名人與宗教系列
叢書號BR0042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1. 越與譯名:Từ Giã Cuộc Đời Với Tâm An Lạc
關鍵詞生活佛法; 佛教修持; 死亡; 藏傳佛教
摘要  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說,因為死亡,我們才有可能去把握到存在的意義。奧修(Osho)說,生命裡唯一確定的事就是死亡。它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的事,而是隨時會臨到你我的。在心底深處,我們都希望有個善終,好好走完這一段路,那麼面對人皆有死的真理時,與其否認、拒絕、憤怒、沮喪到承認,無助地走到人生的終點,我們為什麼不平安自在地面對我們自己和我們心愛的人的死亡?

  佛陀當年見老病死諸相而生大厭離,決定求菩提道;對於一個佛教徒而言,死亡的過程是修法證道的最好時節,在死亡那裡,我們體認到生命的遷流無常,對於眾生的死亡,我們也可以生起慈悲心。

  藏傳佛教的阿念仁波切是個慈祥的長者,他告訴我們不要以為死亡離我們很遠,而不去思考自己生命的問題,待得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卻錯過了開悟解脫的機會。於是他對我們開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對於死亡的正念,為死亡的到來預作準備,他也概說死亡到來的種種徵相,和死後的種種境界。仁波切更對我們開示藏傳佛教當中甚為殊勝的「頗瓦法」,在面對自己的死亡,能夠一心不亂,諦觀無常而得究竟解脫,或以慈悲心幫助他人往生彌陀淨土。此外,仁波切也具體而務實地提到臨終前的醫療建議,以及親人和照護者、修行者該如何幫助臨終者處理死前與身後事。

  無論是正信的佛教徒,或是願意認真思考你們的死亡問題、為自己的死亡作準備的朋友們,不要錯過了仁波切對你們的諄諄教誨和勉勵。而如果你們有心愛的人正要徬徨恐懼地踏向旅程的盡頭,仁波切的開示也將會是生死大海裡讓你們依止的洲島。

本書特色

  1、解釋藏傳佛教對於死亡的觀念。
  2、具體的臨終規畫、遺囑準備之建議指南。
  3、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藏傳佛教至為殊勝的頗瓦法和修行指導。
  4、從藏傳佛教觀點探談現代的安寧療護。
目次回向;編者序;
1. 前言

第一篇:死亡時的心靈準備:生與死的逐步禪修
2. 關於死亡與正念;3. 建立修行願景;4. 修行遺囑與死亡規劃;5. 修行寶盒

第二篇:死亡逼近時的心靈修行
6. 生活與臨終的中陰;7. 死亡的徵相;8. 於死後中陰解脫;9. 頗瓦法(遷識法);10.頗瓦法教授;11當死亡逼近時;12.如何助人通過臨終過程;13.佩戴解脫

第三篇:學佛行者的醫療考量
14.佛教與西方科學

第四篇:負責照護的學佛行者
15.信託法友

結論
東杜法王跋

附錄一、死亡時的佛教祈禱文;附錄二、為死亡所準備的文件;附錄三、臨終前的醫療指示與修行遺囑樣本;附錄四、阿念仁波切的龍欽寧體傳承;附錄五、三昧耶戒的意義
ISBN9789862720998 (平裝)
點閱次數5
建檔日期2023.12.12
更新日期2023.12.2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8882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