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
楊維中 (著)
|
出處題名 |
佛教文化研究=Studies of Buddhist Culture
|
卷期 | n.2 |
出版日期 | 2015 |
頁次 | 57 |
出版者 | 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nju.edu.cn/index.htm
|
出版地 | 南京, 中國 [Nan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隋代佛教; 宗派成立; 三階教; 天臺宗; 三論宗 |
摘要 | 從現存史料可以看出,南北末期至隋初,學派佛教中出現了重視師承且帶有排他性的僧團。尤其是隋初地論大師靈裕在相州苦心經營,使地論學派向綜合創新方向發展,并且形分頭并化的態勢。《大法師行記》一文所蘊藏的南道"宗派化"的努力表明,至少在靈裕弟子輩已經有了明確的正統"法系"的觀念。天臺宗應該是從研習《法華經》和《大智度論》的"師"和"宗"中孕育出來的。智頻大師的所學、所傳以及他所確定的以自己爲領袖的"僧團"的發展目標已經大大超出了所謂佛教學派的範圍。如果不以宗派視之,這些在學派中不存的新元素就無法獲得恰切的說明。吉藏的所思和所作所爲,具有許多學派"師"不具備的新元素,如努力地建構排他性的法系以及思想方面的創新等等。對于這些新元素,不以三論宗去敘述肯定有貶低或者忽視的嫌疑。對于存在于信行身上的這些具有一定程度的"異端"色彩的新元素以及三階僧團的凝聚力和排他性,以"宗派"看待更爲妥帖。更何況這一僧團在信行圓寂之後,一直傳承數百年,非宗派難以表其實。 |
目次 | 一 5 二 12 三 34 四 51 結語 55 |
點閱次數 | 20 |
建檔日期 | 2023.12.15 |
更新日期 | 2023.12.25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