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大智慧到彼岸:心經講記=Reaching the Other Shore with Great Wisdom: A Commentary on the Heart Sutra
作者 釋寬謙 (著)
版本項1
出版日期2021.08.01
頁次168
出版者法鼓文化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ddc.com.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叢書名智慧人
叢書號41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  寬謙法師說般若心經——

  《心經》是寺院每日早晚課必誦的經典,我出家迄今三十多年,不但持誦無數遍,也授課很多回,不管是持誦或講課,每每都有不同的感動與體會。我非常樂意分享從《心經》得到的轉變和法喜,希望大家都能拾起《心經》,放下心事,以經文來觀照現實人生的般若智慧,一定能轉煩惱為菩提,心開意解。

  我會以般若學為主,唯識學為輔,採用雙重的視角來解讀《心經》。有的人認為《心經》屬於般若思想,所以要從性空的角度來學習,其實空宗的般若學和有宗的唯識學是相輔相成的,都能幫助我們理解和修證佛法,學習上不需要自我設限。

  人生的遊戲規則

  我們因為不懂般若智慧,所以非常執著外相,而有很多的罣礙,因此產生很多的恐怖。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的共業,所有人都無法豁免,但是共業中還是有別業,因此各國疫情的嚴重性各有不同,也因為「性空」,隨時隨地都在變化。我們置身其中,希望「防疫不放逸」,每個人努力於耕耘善因緣的別業,這才是重要的。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教導的宇宙人生真理法則。真理法則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遊戲規則,比方球賽的遊戲規則,如果我們不懂規則,就看不懂球賽的現象;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不懂人生的遊戲規則,就看不懂人生百態。

  《心經》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能從中理解人生的遊戲規則,看懂世間萬相,體會法性空慧,明白人生排列組合的種種因緣皆是性空,進而以般若智慧超越人生現象。

  中道不二的生活實踐

  我覺得學般若的一大功用是,可以消除很多莫名其妙的執著,就像刪除電腦很多不需要的檔案資料;我們的腦海中也有很多不需要的檔案,如自尋煩惱,無來由地擔憂、種種比較,善用般若,可以直接刪除沒有意義的資料夾,就有可能落實中道不二的生活實踐。

  三十多年的講課過程中,經常有人問我:「人生苦短,修行有沒有捷徑,一定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嗎?」我也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尤其是遇到挫折考驗時,難免會有懷疑,但每每從般若與唯識系的法海中,都能讓我找到安身立命的泉源。

  般若緣起性空看人生,讓我可以比較隨緣自在,不會執著很多事;而唯識貫穿生命流轉的現象,讓我願意一步一腳印地落實在當下,行走至此,我不再空想一步登天或現生成佛,反而是善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發願努力累積菩提資糧。(摘錄)
目次〔自序〕同乘般若船
〈第一篇〉般若經典的核心
一、《心經》是般若心法
(一)《心經》的重要性
(二)修行要以般若為導
(三)般若度一切苦厄
二、般若是緣起性空
(一)世間智慧和般若智慧
(二)人生的遊戲規則
(三)放下自性妄執
(四)融相即性觀透視萬法
三、性空與相空
(一)性空無我真自在
(二)相空是諸法實相
(三)泯相證性觀達中道不二
〈第二篇〉三世諸佛的佛心
一、《心經》的結構
(一)從凡心到佛心
(二)翻譯者
(三)《心經》科判表
二、觀自在菩薩
(一)菩薩智慧來自般若
(二)觀自在菩薩
(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四)自在無礙菩薩行
三、觀我空,破我執
(一)五蘊與百法
(二)眾緣和合的我相
(三)放下自性妄執
(四)五蘊空,苦厄滅
四、觀法空,破法執
(一)融相即性觀
(二)人生努力隨緣盡分
五、入畢竟空,離一切相
(一)泯相證性觀
(二)畢竟空和究竟空的差別
六、觀十二處、十八界空
(一)觀十二處
(二)觀十八界
(三)無字的法性空慧
七、觀十二因緣空
(一)從十二因緣看生死流轉
(二)流轉與還滅的抉擇
(三)跳脫生死輪迴
八、觀四諦空
(一)苦集滅道
(二)無智亦無得
(三)中道不二的生活實踐
九、無所得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二)菩薩悲智雙運
十、涅槃果
(一)依般若心無罣礙
(二)遠離顛倒夢想
(三)三乘同證涅槃果
十一、菩提果
(一)與三世諸佛同行般若
(二)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而成佛
(三)成佛的菩提果
十二、密說般若
(一)般若力量不可思議
(二)人人都可到彼岸
〈第三篇〉人間菩薩的願心
一、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歷程
(一)唯識系的修行五位
(二)般若系的二道五菩提
二、聞思修入般若道
(一)三種般若
(二)聞思修的智慧
三、般若禪心觀自在
(一)運用般若過生活
(二)業障是考驗,般若是轉化
四、走入人間的菩薩
(一)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二)信願、慈悲、智慧
(三)人間菩薩大願行
〔附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ISBN9789575989231 (平裝)
點閱次數96
建檔日期2024.01.08
更新日期2024.06.3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9085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