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
陶金 (著)
|
出處題名 |
宗教學研究=Studies on religion
|
卷期 | n.04 |
出版日期 | 2019 |
頁次 | 127 - 134 |
出版者 |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s://daoism.scu.edu.cn/taoism/list.html?cId=1
|
出版地 | 成都, 中國 [Chengdu,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第一次世界宗教大會; 日本新佛教; 宗教對話; 文明對話 |
摘要 | 1893年第一次世界宗教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世界宗教對話運動的肇始。不同歷史時期,日本傳統佛教與新佛教團體參與世界宗教對話的態度、實踐方法各具特色,其理論形態也表現出了頗具時代性的思想特點。日本佛教能夠以東方佛教代表的姿態活躍于世界宗教對話的舞臺,既有其歷史性與現實性的契機,也有緣自日本佛教自身的組織性、方法性的特質。特別是戰后日本佛教學者著力探討的諸宗教對話之理論根基及其現實發展路徑等問題,對于建構具有東方宗教特色的宗教對話理論、拓展當代東西方宗教對話實踐具有啟發性。傳統佛教團體在與西方宗教對話過程中不斷闡釋傳統教義之現代性的做法、當代新佛教團體在對話與實踐過程中傾力協作的態度、宗教領導者關切人類命運的姿態,對我國當代諸宗教的發展與和諧共建亦具有借鑒意義。 |
目次 | 一、日本傳統佛教與世界宗教對話的肇始 二、積極參與世界宗教對話的日本新佛教 (一)新日本宗教連合會與世界宗教對話 1.以“反戰·反核”為目標的“集結式”對話。 2.圍繞人類共同課題展開的“研討式”對話。 3.慈善救援與助力和解的公共性對話 (二)創價學會與世界文明對話 三、戰后日本傳統佛教的“靈修”與“共祈”式對話 (一)東西方靈性交流——“靈修”式對話 (二)宗教峰會——“共祈”式對話 四、日本佛教對話理論的時代特征及其思想特色 五、關于日本佛教參與世界宗教對話的學理反思 |
ISSN | 10061312 (P); 10061312 (E) |
點閱次數 | 101 |
建檔日期 | 2024.01.09 |
更新日期 | 2024.01.0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