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清末僧學堂:漢傳佛教僧人教育現代化的艱難啟動
作者 許效正 (著)
出處題名 宗教學研究=Studies on religion
卷期n.04
出版日期2022
頁次165 - 171
出版者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版者網址 https://daoism.scu.edu.cn/taoism/list.html?cId=1
出版地成都, 中國 [Chengdu,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1906—1911年間,直隸、奉天、江蘇、浙江等地出現了一批僧學堂。這些僧學堂的產生,是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深刻變化的一個縮影,是清末新政和廟產興學運動直接推動的結果。清末僧學堂的數量不多,層次不高,開辦的時間也長短不一,卻是由佛教學務公所和僧教育會等現代社團,按照《奏定學堂章程》的有關規定籌辦和管理的現代學堂,是漢傳佛教僧人教育現代化正式啟動的重要標志。在傳統與現代、專制與民主、科學與愚昧的矛盾空前激化的歷史條件下,清末僧學堂的籌建和運行經常遭到基層官員的無情打擊、辦學紳士的肆意破壞和守舊僧人的竭力阻撓,生存環境非常惡劣。
目次一、清末主要的僧學堂
1.揚州天寧寺釋業學堂。
2.北京龍泉寺初等民小學堂。
3.寧波僧學堂。
4.上海留云寺僧立小學堂。
5.奉天僧立初等小學堂。
6.南京祗洹精舍。
7.奉天僧立小學堂。
8.江蘇山陰縣佛氏國民學堂。
9.浙江普陀山化雨僧學堂。
10.普陀山慈云民小學堂。
11.江蘇僧師范學堂。
12.錦州僧學堂。
13.奉天僧立初等實業學堂。
二、清末僧學堂產生的歷史條件
(一)清末的僧學堂是在廟產興學運動的刺激下產生的
(二)現代佛教社團是清末僧人創建僧學堂的組織者
(三)清末的僧學堂是中國現代教育的一部分
三、清末僧學堂的艱難處境
(一)地方官的無情打壓
(二)辦學紳士的肆意破壞
(三)守舊僧人的竭力阻撓
四、結 論
ISSN10061312 (P); 10061312 (E)
點閱次數77
建檔日期2024.01.18
更新日期2024.01.1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9173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