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智儼大師:華嚴宗義創建者
作者 李治華 (編撰) ; 陳琪瑛 (編撰)
版本項初版
出版日期2024.01.08
頁次400
出版者經典雜誌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rhythmsmonthly.com/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叢書名高僧傳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華嚴宗; 釋智儼
摘要  智儼大師為「華嚴宗二祖」,被譽為「天縱哲人」,世人尊稱「雲華尊者」。
  弘揚華嚴思想,創五教判,宏傳華嚴圓教,令華嚴宗風大振、名遍寰宇。
  並依《華嚴經》創作蓮華藏世界圖,善巧開顯華嚴法界。
  華嚴宗能成為漢傳佛教一大宗派,智儼大師實功不可沒。

  智儼大師聰慧過人,經書過目不忘,被譽為「天縱哲人」。目睹亂世,知所警惕,近三十年間沉潛隱居,修學行持;出山之後,弘法講學,名振教界,世人尊稱「雲華尊者」。創五教判,宏傳華嚴圓教,令華嚴宗風大振、名遍寰宇。

  無論道俗貴庶皆歸依禮敬,大師亦契機指點、化導不倦;並依《華嚴經》創作蓮華藏世界圖,善巧開顯華嚴法界。華嚴宗能成為漢傳佛教一大宗派,智儼大師實功不可沒。
目次「高僧傳」系列編輯序
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
向大師學習,開創華嚴教學之未來 賢度法師

編撰者序
華嚴宗思想體系的真正創建者 李治華

【示現】
第一章 從杜順到智儼
年十二,有神僧杜順,無何而輒入其舍,撫儼頂謂景曰:「此我兒,可還我來!」
盛世隋唐,開創圓教
靈夢誕生,卓異凡童
杜順攜歸,誦持《華嚴》
梵僧教授,鴻志出家

第二章 從攝論學派到智儼
時有辨法師,玄門準的,欲觀其神器,躬自擊揚,往復徵研,辭理彌王,咸歎其(智儼)慧悟:「天縱哲人」!
攝論學派的傳承
「天縱哲人」智儼的攝論思想

第三章 從地論學派到智儼
進具之後,聽《四分律》、《八犍陀》、《毘曇》、《成實》、《十地》、《地持》、《涅槃》等經。
地論學派的傳承
從世親到智儼
從慧光到智儼
從慧遠到智儼

第四章 從三階教到智儼
心緣第三階佛法以去,更作餘心,即是顛倒常錯謬故。口唯得說如來藏佛法,更作餘語則是常行誹謗語。
三階教及其思想
智儼引用三階教論「如來藏」與「佛性」之體性義
智儼判教中對三階教的受容

第五章 從玄奘唯識到智儼
依《成唯識論》,但於生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並是轉理門,無真實理。當知,離識以外,更無有法。識者即是不染而染門,如來藏之一義也。
攝論學派與玄奘
智儼對玄奘新唯識學的回應

第六章 從簽中《華嚴》到立教開宗
異僧來,謂曰:「汝欲得解一乘義者,其十地中六相之義,慎勿輕也。可一兩月間,攝靜思之當自知耳。」言訖忽然不現,儼驚惕良久,因則陶研,不盈累朔,於焉大啟,遂立教分宗。
簽中及悟入《華嚴》
皇儲講主
智儼建立五教判
智儼的《華嚴經》教判
五教判與天台判教及禪宗頓悟

第七章 從預知示寂到暫往西方
儼自覺遷神之候,告門人曰:「吾此幻軀從緣無性,今當暫往淨方,後遊蓮華藏世界。汝等隨我,亦同此志。」
往生西方淨土的思想淵源
暫生西方,遍遊華藏

【影響】
壹.開創華嚴宗:智儼的生命精神和學問性格
師於雲華寺中講《華嚴》,宗風大振,名徧寰內,緇素道俗,咸皆歸禮。
實際創教,已成體系
弘解行持,歸宗《華嚴》
廣學博引,彰顯《華嚴》

貳.光大華嚴宗:弟子龍象之承繼與發揚
時智儼法師於雲華寺講《華嚴經》,藏於中夜怱覩神光來燭庭宇,廼歎曰:「當有異人弘揚大教。」
法藏:華嚴學大成典範
義相:韓國華嚴宗初祖
其他弟子

附錄
智儼大師年譜
參考資料
ISBN9786267205365 (軟精裝)
點閱次數42
建檔日期2024.02.03
更新日期2024.02.0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9300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