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金剛經》“三十二分”的嬗變 從名人字畫與敦煌遺書入手 |
|
|
|
作者 |
丁嘉爍 (著)
|
出處題名 |
中國宗教=Religions in China
|
卷期 | n.03 |
出版日期 | 2017 |
出版者 | 中國宗教雜誌社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摘要 | <正文>三十二分的《金剛經》在中國歷史上從公元950年出現,明朝之后成為官方格式,但民間可能不特加書寫三十二分的標題。佛陀講授《金剛經》時本來就沒有分,佛經最初本身結集書寫時也沒有特意照顧到這一點。《金剛經》最早是用印度梵文寫成的,5世紀初傳入中國后始有漢文譯本,以后又相繼出現藏、蒙、滿、和闐、回鶻、栗特等多種少數民族語言文本。近代以來,陸續出現日、英、德、法等語言譯本。 |
ISSN | 10067558 (P) |
點閱次數 | 82 |
建檔日期 | 2024.03.26 |
更新日期 | 2024.03.2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