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可持續的是美好的=The Wisdom of Sustainability
作者 舒拉克・西瓦拉克沙 (著) ; 任建成 (譯)
版本項1
出版日期2012.02.01
頁次174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Hainan Publishing House
出版者網址 http://www.hncbs.cn/
出版地海南, 中國 [Hainan,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1. 此為簡體中文書
2. 越南語版題名:Minh triết của sự bền vững: kinh tế Phật giáo cho thế kỉ XXI
摘要一個只追求物質消費(GDP)的社會肯定是不可持續的社會

一個可持續的社會一定是道德導向的社會

舒拉克在本書中秉承舒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中的思想,認為一個只追求物質消費(GDP)的社會肯定是不可持續的,經濟實體所需資源只有本地化、可循環化,才有可能持續經營,而滿足此一條件的經濟實體肯定不是特大型企業,而只會是中小企業,也只有這樣的企業才是可持續的。因此,舒馬赫說小的是美好的,舒拉克則說小的才是可持續的,也只有可持續的才是真正美好的。

舒拉克認為︰一個可持續的社會一定是道德導向的社會,那些信奉制度決定一切的左派與右派,都寄希望于他人的行動或外在的制度為社會帶來奇跡。他們認為社會工程或社會制度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而人類的美德則是“美好的”社會制度的必然結果。舒拉克則本持“只見己過,莫見世非”的基本原則,首先自己覺悟,而後再覺悟他人與社會。要改變社會,首先或起碼需要人們在精神上做出改變。
目次
第一章 上天的信使
 佛法的真諦
 全球化的實質
 正念
 結構性暴力與社會制度
第二章 創造一種和平的文化
 平息沖突的方法
 佛教與非暴力
 建構和平社會
 四聖諦與八正道
第三章 從基層做起
 自由貿易的後果
 佛教的世界觀
 現代農業的困境
 發展是什麼
 甘地式的發展
 佛教的生活觀
 一個“把人當回事”的社會
第四章 重新審視教育
 佛教的教育觀
 現代文明的缺陷與簡約生活的美好
 克服消費主義文化的途徑
 可持續與佛教
第五章 道德治理
 佛教也講法制
 佛法與善政
 國民幸福總值
第六章 真正的安全
 全球化的夢魘
 現代化與傳統生活方式
 佛教的人權觀
 增長的極限與可持續的未來
第七章 變化世界中的佛教
 佛教的幸福觀與平等觀
 佛教經濟學
第八章 和平的呼吸
 滅苦之道
 我呼吸,故我在
附錄一 作者簡介
附錄二 佛教經濟學
附錄三 譯後記
ISBN9787544341592 (pbk)
點閱次數41
建檔日期2024.04.09
更新日期2024.04.0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9618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