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巍 (著)
|
出處題名 |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Hua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v.6 n.1 |
出版日期 | 2023 |
頁次 | 1 - 33 |
出版者 | World Scholastic Publishers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worldscholastic.com/
|
出版地 | Singapore [新加坡]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佛教譬喻; 梵志吐壺; 陽羨書生; 鸚鵡救火 |
摘要 | 佛教譬喻與中國小說關係非常密切,一類可以視作漢地故事極為相似的平行故事,例如“ 海中國修行喻” 和懸梁刺股,乘船失釪和刻舟求劍等。另一類則被漢地吸收,變成中國化的故事。“ 梵志吐壺”被晉人荀氏《靈鬼志》改編為“ 外國道人”,其中“ 壺中人” 的情節顯示了中亞幻術在漢地留下的文化痕跡,而在具體細節上,此故事也增加了具有漢地特色的生活物品。《續齊諧志》有名的“ 鵝籠書生” (又稱“ 陽羨書生”)故事則省略了佛教故事源頭中王子王后等人的情節,同時增添了許多文人審美趣味,文學色彩增強,語言更為流暢,文本細節得到了置換,歷史感和現實感增強。此外,“鸚鵡救火”的譬喻故事被劉義慶《宣驗記》收錄,其文本語境中並不僅僅具有佛教義理的內涵,結合劉義慶《幽明錄》的文本世界,可以將其理解為文人對於混亂時代的反思和某種期許。六朝文人汲取佛教譬喻資源,並創造性地與具體的歷史現實結合,創造出中國化的譬喻故事,為後世譬喻故事中國化提供了條件。中印雙邊文化中譬喻的豐富資源在相互生發中,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譬喻世界。 |
目次 | 1. 他山之石:佛教譬喻故事與中國文學的平行比較 5 2. 側重歷史真實:從 “ 梵志吐壺 ” 到 “ 鵝籠書生 ” ( 陽羨書生 ) 的內部邏輯 11 3. 時代的隱喻:“ 鸚鵡救火 ” 的文化意義 24
|
ISSN | 27050742 (P) |
點閱次數 | 220 |
建檔日期 | 2024.06.17 |
更新日期 | 2024.06.1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