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禪門過關:僧伽靜七開示錄=Pass through the Gate of Chan |
|
|
|
作者 |
釋繼程 (著)
|
版本項 | 1 |
出版日期 | 2013.06.01 |
頁次 | 256 |
出版者 | 法鼓文化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ddc.com.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叢書名 | 智慧人 |
叢書號 | 21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佛教修持 ; 禪宗 |
摘要 | 有些人不進禪門則已,一進門內等同關入牢房,一味靜坐,無法以禪觀開啟智慧。繼程法師認為中國佛教的衰微與現代禪修的弊病,即在於忽視「禪觀」,而禪觀是佛教內在生命力的泉源,佛教的流傳與發展,莫不與禪觀有關。
全書內容分為十講:禪觀是佛教生命的源泉、止與觀、生活與修行、依佛性來修行、共業中的修行、大乘佛教的開展空間、行與知的統一、修止的次第、修行應具足條件、從止觀到度生的修學。無論出家眾或在家眾,這些深入淺出的禪修觀念與方法,都能不斷提醒人回歸禪門不迷路,終生受用。面對物質豐富的現代生活,修行的環境看似變得更佳,其實要面對的煩惱與誘惑更多,需要以禪觀來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生活才能自在無礙。
禪門容易進入,但要跨越身心煩惱陷阱,需要《禪門過關》一書隨身指引,才能順利過關! |
目次 | 序:禪門過關 代序:記僧伽靜七 第一講:禪觀是佛教生命的泉源 第二講:止與觀 第三講:生活與修行 第四講:依佛性來修行 第五講:共業中的修行 第六講:大乘佛教的開展空間 第七講:行與知的統一 第八講:修止的次第 第九講:修行應具足條件 第十講:從止觀到度生的修學 |
ISBN | 9789575986155 (平裝) |
點閱次數 | 25 |
建檔日期 | 2024.06.30 |
更新日期 | 2024.06.3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