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覺浪道盛的禪解《論語》
作者 徐聖心 (著)
出處題名 中國文化=Chinese culture
卷期n.2
出版日期2023
出版者中國藝術研究院
出版者網址 http://www.gscaa.cn/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覺浪道盛; 論語; 孔子; 顏淵; 生死學
摘要晚明禪僧道盛對儒學有其同情的理解,對孔子其人其學別具共鳴與洞見,對《論語》頗見精釋。故本文試闡明其説,以見佛門解儒書之妙義。歷來對顏子之所好何學,雖是儒學關注焦點之一,然而對此好學內容的關鍵句“不遷怒,不貳過”,卻沒有較允妥的解釋;此外孔子對“生死”問題究持何見解,歷來教外也多異説。正巧,道盛對這兩大爭議主題都有出人意表的談論,因此本文由四方面加以考察:(1)先闡明道盛對“不貳過”的新解。其説雖逸出傳統,但可提供新視點。本文也將同時導向對“人的有限性”問題的回應。(2)此等有限性的極端,即死亡。一般認爲《論語》罕言死亡問題,存録數章反遺後世言淺之譏;本文亦呈現道盛對“朝聞道,夕死可矣”章活潑切要的演示與提點。既蘊禪家宗風,也足爲後人悟入孔門論生死問題之參照。(3)順前兩則的相關引文,必論及人由染轉凈由凡轉聖之機,這便是拈出“怨的禪法”的根由。(4)最後則帶出道盛暗示孔子教法與禪相應的特色。總之,本文藉綜理道盛的《論語》新解,觀其如何藉儒典以申明佛學?其闡釋又隱涵那些深義?又對孔子教法有何提點?異於孔子教説之處又何在?且看道盛與孔子的千古相發。
目次一前言
二道盛解“不遷怒、不貳過”及“朝聞夕死”
三再論“怨”的禪法
四孔子教法通於禪師作略
五補述與結語
ISSN10030190 (P); 10030190 (E)
點閱次數14
建檔日期2024.07.11
更新日期2024.07.1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0119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