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
陳紅兵 (著)
;
秦克寅 (著)
|
出處題名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卷期 | n.5 |
出版日期 | 2017 |
頁次 | 32 - 39 |
出版者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gscass.cn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佛教緣起論; 生態存在論; 生存境遇緣起; 緣起整體性 |
摘要 | 佛教緣起論本質上是一種存在論,佛教緣起論在佛教歷史發展過程中本身形成了多種形態。探討佛教緣起論的生態存在論意義,應就其不同歷史形態具體分析。從存在論視域言,不同形態的佛教緣起論,大體上可以劃分為生存境遇緣起、存在的緣起性及緣起整體性。十二因緣說、賴耶緣起論偏重于生存境遇緣起。其關于現實生存境遇生成根源和過程,以及轉變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在凈化世界中的作用的思想,對于我們今天反思生態環境危機的根源及生成過程、實現生態性生存等具有啟發意義;緣起性空思想對存在緣起性的揭示,與當代生態存在論的關系論相一致。其對"自性恒有"觀念的批判,對于我們今天批判反思現代實體論世界觀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佛教天臺宗"一念三千"觀念、華嚴宗法界緣起論的緣起整體性思想,則對于我們認識人與環境和萬物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事物與環境整體之間的內在關聯具有重要價值。 |
ISSN | 10002952 (P); 10002952 (E) |
點閱次數 | 19 |
建檔日期 | 2024.08.19 |
更新日期 | 2024.08.1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