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經典與詮釋——11—12世紀西藏“道次第”文本的本土化特點研究
作者 周拉 (著) ; 拉毛肖 (著)
出處題名 中國藏學=China Tibetology
卷期n.3
出版日期2024
頁次99 - 107, 214 - 215
出版者中國藏學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zytzb.org.cn/cbs/zx/index.htm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藏傳佛教; 道次第思想; 本土化; 詮釋學
摘要公元11世紀中葉,阿底峽在西藏阿里托林寺撰寫《菩提道燈論》一文,提出以“三士夫”為基本框架的“道次第”學說,成為藏傳佛教“道次第”學說的經典文本。之后,仲敦巴等西藏本土學者對《菩提道燈論》進行注釋,諸多詮釋文本相繼問世,從敘述方法、語言表述、思維方式以及修行實踐等方面豐富和推進了“道次第”思想學說。文章歸納出“道次第”經典文本三大詮釋體系,即納措譯師系、仲敦巴系以及俄譯師系。仲系之《喻法論》和《藍色袖珍本》等詮釋文本本土化特點尤為突出。后弘期初期“道次第”思想傳播歷程中,先后以阿里托林寺、聶塘、熱振寺以及彭域為中心,呈現出中心遷移演變現象。文章利用教法史料、人物傳記以及早期“道次第”文本,分析“道次第”經典文本和詮釋文本的互動互證關系、噶當派“道次第”文本中的本土化敘述方式以及“道次第”學說重心演變過程,嘗試解析“道次第”本土化的具體表現和歷史進程。研究這一時期“道次第”思想本土化的過程能夠為藏傳佛教教義闡釋工作提供新的視角,同時,也對討論新時代藏傳佛教中國化這一議題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目次一、《菩提道燈論》與后弘期初期“三士道”學說
二、“道次第”學說詮釋文本及其流變
三、“道次第”文本敘述方式和思想特點
(一)生動鮮活的本土化敘述方式
(二)后弘期初期道次第思想體系之中觀學說
四、道次第學說傳播中心的遷移歷程
五、結 語
ISSN1002557X (P)
點閱次數67
建檔日期2024.08.20
更新日期2024.08.2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0230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