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
楊鴻蛟 (著)
|
出處題名 |
中國藏學=China Tibetology
|
卷期 | n.4 |
出版日期 | 2022 |
頁次 | 156 - 164+219 - 220 |
出版者 | 中國藏學出版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zytzb.org.cn/cbs/zx/index.htm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般若信仰; 衛藏地區; 后弘初期; 下路弘法 |
摘要 | 《般若經》是大乘佛教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廣泛流傳于北傳佛教地區,在藏傳佛教信仰中具有較為深遠的影響。后弘期初期(10世紀末至11世紀中期),吐蕃時期的佛教傳統在安多、河西一帶得以延續,般若經論、教誡仍然傳承有序,這為后弘期佛教復興發揮了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從后藏地區3座寺院11世紀般若佛母殿遺存,以及現存同一時期具有濃厚吐蕃時代書體遺風的藏文《般若經》典籍遺存出發,引申出后弘初期衛藏地區般若信仰的流傳,吐蕃及其后分裂時期般若信仰傳統,以及后弘初期下路弘法與這一傳統之間的承繼關系等相關問題。在此基礎上,一方面從經典譯寫及其社會功能兩個維度對吐蕃、分裂割據時期的般若信仰進行深入探討與梳理,另一方面對下路弘法傳承與衛藏地區般若信仰之間的關系加以挖掘,以此討論后弘初期也即佛教復興運動最初的階段,吐蕃般若信仰藉下路弘法使佛教重燃于衛藏的相關史實,從而認識經由漢藏一線的下路弘法保留下來的吐蕃佛教傳統對于后弘初期衛藏佛教重建的重要意義。 |
目次 | 一、問題的提出 二、吐蕃及后吐蕃時代般若信仰的流傳及其社會功能② 三、10—11世紀下路弘法傳承與般若信仰的復興和蛻變 四、余論 |
ISSN | 1002557X (P) |
點閱次數 | 13 |
建檔日期 | 2024.08.20 |
更新日期 | 2024.08.2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