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牟子〈理惑論〉成書論考: 從早期佛教傳布史的角度
作者 杜忠全 (著)
出處題名 圓光佛學學報=Yuan Kuang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卷期n.43
出版日期2024
頁次1 - 32
出版者圓光佛學研究所=Yuan Kuang Buddhist College
出版者網址 http://www.ykbi.edu.tw/
出版地桃園縣, 臺灣 [Taoyuean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理惑論〉; 牟子; 交趾佛教; 康僧會; 古越南佛教
摘要〈理惑論〉是《弘明集》收文中列為卷首之作,過去很長的 時間裏被視為佛教入華之後,第一篇漢人文士的佛學論述;20世 紀以來,它在佛教海路入華路線的議題爭論中被重新檢視,而被 一些論者以偽作論斷。牟子作為〈理惑論〉的作者從北方避亂而 南下交趾,另一位六朝時期自交趾北上東吳的康僧會,則是成長 於交趾而北上漢地的佛教人物。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交趾郡包 括了越南北部一帶,其治所尤其也在今越南的境內。過去的研究 者多按中國核心區域的佛教傳播階段與時代史實來審核〈理惑 論〉,從而得出該文本或真或僞的觀點。本文的研究思路,擬結合 過去〈理惑論〉與康僧會的研究,尤其是當代越南學者之間所形 成的新觀點,來探討〈理惑論〉作者的所處時空環境,尤其是越 南學者所提出之初傳階段,中國佛教三個中心論的新觀點,讓今 人對〈理惑論〉的作者身處的學術與佛教環境有一新的認識,從而認爲〈理惑論〉所反映的佛教知識除了漢地佛教的傳譯文本之 外,應當還有其他的源頭,如作爲佛教入華前綫之一之交趾佛教 與古越南佛教的信仰與知識傳播。此外,康僧會《六度集經》的 譯文經越南學者考察,也有著越南語言的痕跡。故而,本文認 爲,〈理惑論〉與交趾的關係,以及交趾作爲佛教入華前綫的地 位,應當獲得重新審視。
目次一、前言
二、研究回顧
三、牟子與交趾中心的佛教
四、牟子的佛教知識超出漢末漢地佛教核心區域之可能
五、結論
ISSN16086848 (P)
點閱次數19
建檔日期2024.12.11
更新日期2024.12.1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0661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