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教倫理學之學思歷程與學門前瞻
作者 釋昭慧 (著)
出處題名 玄奘佛學研究=Hsuan Chuang Journal of Buddhism Studies
卷期n.42
出版日期2024.09
頁次1 - 26
出版者玄奘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ird.hcu.edu.tw/front/bin/home.phtml
出版地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系統理論; 倫理學; 倫理神學; 佛教倫理學; 自然道德律
摘要本文簡述個人進行「佛教倫理學」研究之學思歷程與系統建構,並針對該領域的初學者,致以真誠鼓勵,提供小小建言。在學思歷程中,筆者受到天主教的恩澤甚深。起先受陸達誠神父的知遇之恩而在輔仁大學任教,其後在陸神父的邀請下講授「佛教倫理學」,並完成了第一部倫理學著作。最重要的是,筆者藉此任教因緣,借鑑西方「倫理學」及「倫理神學」,建構了「佛教倫理學」的系統理論。爾後與各倫理學派或倫理神學的比較研究或理性對話,更是形成腦力激盪的效果,讓筆者的倫理思考益臻縝密。就系統理論之建構而言,筆者關注「實然如何證成應然」的休謨問題,以「自然律」及「自然道德律」作為總線索,宏觀西方的希臘哲學與倫理神學,以及東方儒、道、佛家的系統理論,從而分析不同學派或宗教間的關鍵性理論差異。對「佛教倫理學」領域的初學者,筆者鼓勵他們:未來有待開拓的方向甚為多元,議題也十分豐富,他們的揮灑空間相當寬廣。其次善意提醒:務必要珍惜各種「對話」的機會,因為這些對話能帶來「腦力激盪」的效果。最後建議:在初學階段,未必要把「建構系統理論」當作必須完成的任務,但必須要有自己的觀點,並針對這些觀點,提出一套合乎經驗法則與邏輯推理的論述。
目次一、「佛教倫理學」的學思歷程 5
二、系統理論之建構與對照 13
三、對初學者的真誠鼓勵與小小建言 20
四、結論:問題意識、批判精神與對話心態 23
ISSN18133649 (P)
點閱次數23
建檔日期2024.12.11
更新日期2024.12.1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0662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