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者 |
釋傳融 (著)
|
版本項 | 1 |
出版日期 | 2022.11.11 |
頁次 | 340 |
出版者 | 華夏出版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pushbooks?locale=zh_TW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叢書名 | Sunny文庫 |
叢書號 | 264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淨土宗 |
摘要 | 淨土宗,簡稱淨宗、蓮宗、佛土宗等,漢傳佛教十宗之一,根源於大乘佛教淨土信仰,專修往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之法門而得名的一個宗派。起源自北魏曇鸞、道綽,至唐代善導時成為獨立宗派,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後期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流傳於中國、韓國、越南等地,至今不衰落。 淨土思想的歷史淵源傳自古印度大乘佛教,如兜率內院彌勒佛淨土、東方妙喜世界阿閦佛淨土、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淨土等。但在淨土宗信仰中,以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淨土為信仰核心。 |
目次 | 一七五、修行法語 一七六、一路安穩 一七七、順樂,苦逆 一七八、走出西方明路 一七九、請轉法輪 一八○、專念彌陀 一八一、專求生西 一八二、聞法堅定 一八三、看經本義 一八四、安心辦道 一八五、心淨土淨 一八六、遇苦退心 一八七、四種念佛 一八八、淨土心要宗旨 一八九、師示念佛本願 一九○、善女與師緣 一九一、事理之惑 一九二、佛經深淺 一九三、師示智慧光明 一九四、生西基本資糧 一九五、師父真心念佛 一九六、念佛不得力 一九七、師示修行之道 一九八、師父何時出家 一九九、請師常開示 二○○、修行魔障 二○一、師示修行法語 二○二、大念小念 二○三、阿字發音 二○四、道人遇境 二○五、師示念佛智慧 二○六、繫念不忘 二○七、不敢見師 二○八、出家真義 二○九、修行解脫 二一○、只有念佛 二一一、深信念佛 二一二、師示念佛可貴 二一三、念佛不退 二一四、解行並重 二一五、上智下愚 二一六、苦逆飢寒 二一七、師不畏寒苦 二一八、燃指真義 二一九、師示修行法語 二二○、悟與未悟 二二一、業重不信 二二二、往生享受 二二三、聞法歡喜 二二四、淨土心要宗旨本願 二二五、師示念佛解脫功德 二二六、師示修行法語 二二七、利他損己 二二八、對治妄想 二二九、淨土心要,功德圓滿 二三○、不作聖心 二三一、直下承當 二三二、念佛功德 二三三、帶業消業⋯⋯⋯ 二三四、法喜與歡喜 二三五、聖境不動 二三六、妄談聖境 二三七、行解並重 二三八、疑謗應對 二三九、修行與生活 二四○、剋期歷程 二四一、初出家時 二四二、剋期歷程 二四三、剋期圓滿 二四四、輕視淨土 二四五、弟子根鈍 二四六、不談心境 二四七、淨宗與他宗 二四八、但求一心 二四九、病苦素食 二五○、為母開示 二五一、念佛勿出聲 二五二、念佛三昧 二五三、淨土勝妙 二五四、念佛就好 二五五、覺照念佛 二五六、難信易行 二五七、情不斷道不成 二五八、在家與出家 二五九、不誦經咒 二六○、因果道理 二六一、見師請法 二六二、無生與求生 二六三、圓信無礙 二六四、末法堅定 二六五、信願行 二六六、淨念相續 二六七、淨土深妙 二六八、易行道難行道 二六九、論口念心念 二七○、解行相應 二七一、修道悟道 二七二、放下萬緣明心見性 二七三、師示净土勝妙 二七四、師用念珠 二七五、師父日課 二七六、剋期歷程 二七七、見師掛單 二七八、師下山歷鍊 二七九、不念自念,無念而念 二八○、共修、獨修 二八一、持名、觀想 二八二、師父獨修,,默默念佛 二八三、聞師開示,歡喜堅定 二八四、大悟與生西 二八五、懇切至誠 二八六、淨土心要宗旨 二八七、心佛一如 二八八、淨土心要宗旨 二八九、念佛深淺 二九○、覺照念佛 二九一、都攝六根 二九二、懺悔罪業 二九三、念佛看教 二九四、善根道心 二九五、道場寧靜 二九六、念佛深行,初學方便 二九七、禪宗淨宗,空理實相 二九八、念佛善巧 二九九、進修三昧 三○○、剋期進修 三○一、念佛解脫 三○二、印贈功德,流通因緣 |
ISBN | 9786267134481 (平裝) |
點閱次數 | 1 |
建檔日期 | 2025.02.11 |
更新日期 | 2025.02.11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