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試論中國佛教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的積極作用=The Positive Role of Chinese Buddhism in Consolidat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
|
|
|
作者 |
李四龍 (著)
|
出處題名 |
中國宗教=Religions in China
|
卷期 | n.11 |
出版日期 | 2021 |
頁次 | 7 - 9 |
出版者 | 中國宗教雜誌社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為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 |
關鍵詞 | 中國佛教;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佛教徒; 民族大融合 |
摘要 | 人以“群”分,“分”的目的則是“能群”,形成一個整體,“一則多力,多力則強”(《荀子·王制》)。這是戰國後期社會學家荀子的著名觀點。“中華民族”的基本格局是多元一體,費孝通先生把漢族看作中華民族的“凝聚核心”,並強調許多群體都參與了這個“凝聚核心”的發展過程,有的進入了這個核心,有的附著在這個核心之上,形成不同的層次。佛教的入華及其傳播,促進了中華民族凝聚核心的發展與演變,有力推動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了解中國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
目次 | 一、佛教是歷史上中華民族交融的催化劑 7 二、平等共生的民族觀 8 三、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 8 |
ISSN | 10067558 (P) |
點閱次數 | 50 |
建檔日期 | 2025.03.18 |
更新日期 | 2025.03.1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