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歷史上的佛教中國化及其文化主體性的確立=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 in Histo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ts Cultural Subjectivity |
|
|
|
作者 |
李四龍 (著)
|
出處題名 |
中國宗教=Religions in China
|
卷期 | n.11 |
出版日期 | 2022 |
頁次 | 62 - 65 |
出版者 | 中國宗教雜誌社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
關鍵詞 | 文化主體性; 佛教中國化 |
摘要 | 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既與印度佛教一脈相承,又與中國文化融為一體,進而成為東亞佛教的核心。印度佛教融入中國文化、中國社會,這是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典範:佛教在中國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形成了適合中國農耕文明、宗族社會的佛教形態,中國文化因此也從儒道互補的結構展開為儒釋道合流。也就是說,佛教中國化的歷程,同時增強了佛教與中國文化的生命力,確立了中國佛教的文化主體性。 |
目次 | 一、佛教在中國的制度創新 62 二、解經是佛教中國化的基本途徑 63 三、中國佛教文化主體性的兩大思想支柱 64 |
ISSN | 10067558 (P) |
點閱次數 | 10 |
建檔日期 | 2025.03.28 |
更新日期 | 2025.03.2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