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欽老和尚:傳燈臺灣
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廣欽老和尚:傳燈臺灣
作者 陳秀慧 (編撰)
版本項1
出版日期2025.02.24
頁次400
出版者經典雜誌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rhythmsmonthly.com/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叢書名高僧傳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釋廣欽; 佛教傳記
摘要  道心堅定、安忍修心,終身不渝持守頭陀行;禪淨雙修,入定功深,倡「老實念佛」直指人心。自度化他,發願渡臺,為臺灣之佛教正本清源;猿猴獻果、猛虎皈依,謙謙行誼感化廣大生靈。暫別世間,一句「無來也無去,來去無代誌」,以自在無礙風範,點化世間眾生放下煩惱執著。

  廣欽老和尚由福建來臺弘法,以禪修、頭陀行以及「老實念佛」引領弟子老實修行佛道,對臺灣佛教影響甚鉅。老和尚此生度化了成千上萬的有緣人,皈依者遍及國內外各階層;其弘法度生之志業也因此兼具安邦定國的教化功能,誠當代「國之瑰寶」也!
目次「高僧傳」系列編輯序
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
無來也無去,來去無代誌! 熊琬

編撰者序
一趟充滿法喜的挖寶之旅

【示現】
第一章 在家居俗期
父母留下遺產,我如果也像他們一樣耕田,做到老,最後仍是免不了一死,永遠在生死輪迴中,因此我想求了生脫死。
惠安誕生 晉江成長
觀音契子 隨母茹素
幼失怙恃 淡泊世情
南洋幫傭 預感神準

第二章 出家沙彌期
坐禪、念佛、不立文字,都是不識字者可行之道;尤其念佛法門,行、住、坐、臥,皆可行持,最是方便。
泉州出家 投承天寺
苦行自勗 報三寶恩
良師提點 禪淨雙修
人棄我取 道器是鑄

第三章 僧格奠基期
當時沒有什麼寺廟建築和其他人事物的感覺,只有源源不斷的念佛聲,由下至上一直繞轉,盡虛空、遍法界盡是彌陀聖號。
鼓山佛七 三昧現前
中年剃度 依止瑞奉
莆田受戒 比丘相現

第四章 入山潛修期
「縱使住在山上一千年,也只是自度;若要度眾生,就必須回到山下。」,他毅然決定回到承天寺,啟動「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大悲行。
深山潛修 猛虎皈依
猿猴獻果 山薯供僧
弘公彈指 廣師出定
自度成就 通過試煉

第五章 來臺弘化初期
臺灣佛教受日本神教影響,早已是僧俗不分!我與臺灣有緣,未來將渡臺建道場、度眾生,以我此身示修佛範、力挽狂瀾,助使佛教重歸正軌。
弟子圓緣 乘願渡臺
隨機度亡 保寺安寧
志在弘化 拒當廟公
日月普照 洞湧靈泉

第六章 承天寺弘化初期
弘法、度眾生是在自心中度,不是口頭言語上度。須先除去自己的習氣、無明煩惱,再以自己的德行來感化他人;但住一處,即可隨緣度眾生。
承天寺成 清源山現
天祥安坐 中橫開通
南行遊化 隨緣開示
苦行念佛 緇素景從
廣結法緣 善護僧寶

第七章 承天禪寺弘化中期(民國五十五至六十四年)
度眾生沒有那麼簡單,須有佛緣及佛報(人見生歡喜心、恭敬心)!自己修到有功夫、福慧具足時,自然護法菩薩會擁護;不然想要度人,人卻不讓你度。
禪淨相彰 應機點化
宿儒贈詩 部長請益
建廣承岩 示教利喜
遠來宣化 宿世同修
佛法未衰 興衰由心

第八章 承天禪寺弘化後期(民國六十五至七十三年)
佛乃沒有相,佛是無相的;念佛乃無相,佛在心頭。相是供在佛桌上的佛菩薩,並非是真佛,不過借此而引發我們的自性佛。
承天重建 傳悔當家
蓮因懺雲 率眾挖寶
哲學大師 皈依座下
佛光師生 北上叩鐘
示現病相 眾請住世
曉雲親炙 十方續緣
普勸念佛 應機妙答

第九章 妙通寺弘化期(民國七十三年至七十五年)
此三寶之福地也,必成就為十方叢林,三百多名弟子將來此出家修行,依止法王座下;甚多在家弟子於此皈依三寶,共同成就無上佛道。
傳聞南下 六龜建寺
移錫妙通 籌備戒會
法緣殊勝 戒子雲集

第十章 化緣已盡 安詳示寂(民國七十五年)
德高望重,得享九十晉五大年,其言其行,堪為人天軌範:是古佛再來歟?抑菩薩示現歟?凡愚莫測也!
北上承天 囑託後事
南返妙通 念佛不輟
無來無去 法身常在
大慈大悲 國之瑰寶

【影響】
壹.修行法要,自度化他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處;能行忍的人,福報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業障、開啟智慧。
學佛修行,了生脫死──為何要修行?
苦行入道,忍辱為衣
老實念佛,淨業成就
禪行攝養,持戒為先
以願堅行,普利群生

貳.禪燈續明,道範流芳
承天寺較不自由,有種種束縛,但這卻保持承天寺的規矩、莊嚴。苦行中磨鍊出來的解脫自在,才是真正的自性西方境界。
傳承法脈
風範永在

【附錄】
廣欽老和尚年譜
參考資料
ISBN9786267587171 (精裝)
點閱次數2
建檔日期2025.03.30
更新日期2025.03.3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 1995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doi:10.6681/NTURCDH.DB_DLMBS/Collection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0967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