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陀遺教: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講記=Final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Sutra of Forty-Two Sections, Bequeathed Teaching Sutra, and the Eight Great Awakening Sutra
作者 釋聖嚴 (著)
版本項2
出版日期2021.08
頁次208
出版者法鼓文化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ddc.com.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叢書名現代經典
叢書號11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經集部
摘要  佛遺教三經,是佛陀最後的付囑,是僧俗四眾生活與修行的方針。
  沒有艱深的理論,只是非常簡潔地開示修行方法,
  且文辭簡約、方便誦持,也特別適合初學佛者閱讀。

  《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因內容有其共通性,適合參照修習,一般合稱「佛遺教三經」。在本書的三篇〈前言〉中,聖嚴法師明白指出了這三部經的重要性。

  《四十二章經》是一部編輯而成的最早漢譯佛典,內容含攝大、小乘思想。法師說:「如果能充分了解這部經,並且照著去做,實際上已得佛法大概。」

  《佛遺教經》則是佛陀一生說法制戒的最後提醒。聖嚴法師與這部經有很深的因緣,從小沙彌時期開始便經常誦讀,法師指出,若不懂此經,「對佛法的認識和實踐將會有所偏差」。

  至於《八大人覺經》,可說是佛法的精義所在、自覺覺他的聖道行。法師稱此經「內容豐實,組織嚴謹,如此簡短精要,除了《心經》,於諸經之中尚無能出其右者」。

  聖嚴法師的講經方式是以一般人所熟悉的「分段標題」取代傳統的「分科法」。內容釋義方面,不站在任何宗派的立場,而是從現代人的角度出發,直接回歸佛陀的本懷,以切合時代背景的詮釋,讓一般大眾能應用在每日生活中。

  以《佛遺教經》為例,經中的若干規定對漢地寺院與叢林型態的僧眾而言,不免有為難之處,使得有些僧眾對於是否弘揚此經陷入了兩難。法師主張,戒律有其時代性,我們應從佛陀制戒的精神與宗旨契入,而非死板地執著於經中的文字,才能沒有顧慮地弘揚《佛遺教經》。這即是「古為今用」,它不但是聖嚴法師的解經特色,也向來是法師說法的原則。

  佛陀如良醫,為眾生開出了八萬四千種藥方;佛陀又如慈母,臨別前不忘殷切叮嚀。今天,閱讀聖嚴法師的解經講記,我們彷彿踏著前人的腳印繼承了一份源自千百年前的精神遺產。

  解脫的藥方早已開出,使用方法也已經解釋清楚,就等著我們去領悟、去實踐,把這份遺教綿延不斷地傳遞下去。
目次編者序
導讀: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 釋常延

四十二章經講記
壹、緒論
貳、釋經文
第一章~第四十二章

佛遺教經講記
壹、緒論
一、有關佛遺教經的註釋
二、內容大要
三、釋經題
四、譯者
貳、釋經文
一、緣起
二、以戒為師
三、所持戒相
四、持戒功德
五、當制五根
六、當好制心
七、誡多求供養
八、誡多睡眠
九、對治瞋恚
十、對治憍慢
十一、少欲生善
十二、知足安樂
十三、遠離憒鬧
十四、策勉精進
十五、常當攝念
十六、修習禪定
十七、智慧明燈
十八、離諸戲論
十九、反覆叮嚀
二十、真實四諦
二十一、兩類弟子
二十二、開示無常
二十三、勉求出離

八大人覺經講記
壹、緒論
一、釋經題
貳、釋經文
一、誦念本經
二、修四念住
三、少欲無為
四、常念知足
五、常行精進
六、增長智慧
七、怨親等施
八、不染世樂
九、代眾生苦
十、總結全經
十一、勸誦滅罪

【附錄一】四十二章經
【附錄二】佛遺教經
【附錄三】佛說八大人覺經
【附錄四】中阿含‧八念經
ISBN9789575989200 (平裝)
點閱次數7
建檔日期2025.06.14
更新日期2025.06.1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1119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