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唯識「四重二諦」分位抉擇及解脫原理——以「四俗一真」與「四種勝義」之「五段論」四重二諦為核心
作者 釋覺雲 (著)=張印 (au.)
出版日期2019.12
頁次1 - 17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慧炬大學院校佛學論文獎學金發表會
關鍵詞唯識四重二諦; 分位抉擇; 解脫原理; 修行次第;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
摘要針對漢傳佛典二諦的研究比較多見的是中觀學的四重二諦和天台的七重二諦,而法相宗唯識四重二諦的相關研究則相對少見。本文旨在探究唯識學法相宗四重二諦之內涵、結構以及意義。思考法相宗的四重二諦是否在修行實踐中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乃至延伸思考與中觀二諦是異是同,從而分析其特色為何?其四重二諦之層次結構所對應的分為抉擇為何?以及其所蘊含的解脫原理為何?是本文關懷之所在。

基於以上問題,筆者分別重四重二諦五段論的內涵界定以及架構特色意義兩大面向進行探析。首先,筆者從以「緣起差別」解構執著「心外實有我法」、破執顯空之漸漸順向與轉識成智、知我法二空之不廢緣起妙用諸差別、「真俗不二」本智所證之「唯一實相」義,四部分為砌入針對真俗四重二諦「五段論」內涵及範圍界定進行分析。其次,以「亦俗亦真」遮部執歸大乘、開「縱橫二諦」顯解脫於次第、重「以俗顯真」彰菩薩之教行依據三部分針對「五段論」四重二諦架構特色及意義進行探究。從而詮釋唯識「四重二諦」分位抉擇及解脫原理。以期可以彰顯法相宗唯識四重二諦之修行價值。
目次一、前言
二、真俗四重二諦「五段論」內涵及範圍界定
(一)、以「緣起差別」解構執著「心外實有我法」
(二)、破執顯空之漸漸順向與轉識成智
(三)、知我法二空之不廢緣起妙用諸差別
(四)、「真俗不二」本智所證之「唯一實相」義
三、「五段論」四重二諦架構特色及意義
(一)、以「亦俗亦真」遮部執歸大乘
1、施教善巧:二諦相待且互攝之「亦俗亦真」是其主要特色
2、施教目的:以對部派共許建立大乘不共義為特色
(二)、開「縱橫二諦」顯解脫於次第
1、開縱橫二諦顯不二思想之詮解法旨是其層次特色
2、依五段真俗顯修行次第以彰解脫原理
(三)、重「以俗顯真」彰菩薩之教行依據
1、重「依緣起俗諦」以顯「勝義」是其施教之原則依據
2、不壞緣起俗諦妙有以顯大乘菩薩之精神意義
四、結論
點閱次數27
建檔日期2025.06.24
更新日期2025.06.2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1149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