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鄭寶蓮
|
出處題名 |
法光=Dharma Light Monthly
|
卷期 | n.172 |
出版日期 | 2004.01 |
出版者 | 法光文教基金會 |
出版者網址 |
http://fakuang.org.tw/index1.htm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緣起=十二因緣=Pratityasamutpada; 緣起=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paticca-samuppada; 緣起=paticca-samuppada=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 無著=Asanga;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Vijnaptimatra; 空性=Sunyata=Sunnata=Emptiness; 佛; 安慧=Sthiramati; 世親=Vasubandhu; 中觀; 中論=Madhyamika-karika |
摘要 | 《中論》皈敬偈: 佛宣說緣起,不滅亦不生,不斷亦不常,不來亦不去, 不異亦不一,息戲論寂滅,我向其頂禮,說法中第一。 這是屬緣起不落二邊著名的中觀宗思想,只是如此簡潔扼要的論前禮讚,傳達整部論書的主題,若不透過注解家的解釋,很難再深入了解此頌之顯義與密義及與整部論書的關係。當然印度本土注解《中論》的注疏書,非特屬於中觀學者,唯識派世親的弟子安慧亦著手進行解讀《中論》的空性思想,無著亦針對《中論》的皈敬偈之「八不」做了繁複詳細的說明。但本論文並不打算含蓋唯識派的說法,而只搜集印度本土中觀宗前期、中期注釋,及西藏後弘期的注釋,再來比較印、藏各家注釋。 |
點閱次數 | 2132 |
建檔日期 | 2005.05.05 |
更新日期 | 2017.08.02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