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黃運喜
|
出版日期 | 1987 |
出版地 | 臺北, 臺灣 [Taipei,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文化大學 |
系所名稱 | 史學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王吉林 |
畢業年度 | 76 |
關鍵詞 | 會昌法難; 中國佛教=Chinese Buddhism; 唐武宗; 政教衝突; 唐朝 |
摘要 | 政治的統治對象與宗教的教化對象均是人民,政教雙方在一定的限度內,可以相安無事,若逾一定的限度,則易發生衝突。政教衝突的結果,往往是由主政者運用世俗的權威,干涉教團內部依戒律規定正常的運作,使之在義理趨向低下的目標,這種現象,就是宗教史上所謂的「法難」。 會昌法難是中國佛教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對於當時政治、社會及後代文化均有深遠的影響。本文根據兩唐書、唐會要、大正藏史傳部、方志、金石史料等記載,劃出這次法難的真象,並嘗試分析法難的原因和影響。全文共分六章,各章敘述要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敘述宗教的本質和法難的意義,並比較中印兩國的僧伽制度及僧寺關係,藉以明瞭會昌法難的遠因。 第二章:「從時代背景看法難原因」。以唐代君王的宗教信仰和政策、國家經濟和寺院經濟衝突、士大夫排佛思想暗流等三個角度解釋這次法難原因。 第三章:「會昌法難始末」。敘述唐武宗即位後的崇道黜佛措施,並分析廢佛詔令「拆寺制」,以探討武宗廢佛動機,最後敘述宣宗即位後的放鬆管制而結束了這次法難。 第四章:「法難下的佛教」。考察法難進行時僧侶的志行操守,勒出全國各地被毀的寺院及散佚佛典。 第五章:「法難的影響」。以社會功能、佛教宗派、佛教義理轉變和佛學中國化三方面分析法難的影響。 第六章:「結論」。簡單敘述前面各章要點,並提示會昌法難為何是中國佛教由盛轉衰的關鍵。 |
目次 | 一. 緒論 (一)宗教的本質與法難的意義 (二)僧伽制度的建立和特質 (三)中國早期的僧伽制度 (四)僧寺關係的變遷 二. 從時代背景看法難原因 (一)會昌前各君主宗教信仰與政策 (二)國家經濟與寺院經濟的衝突 (三)唐代士大夫的排佛思潮 三. 會昌法難始末 (一)武宗即位與崇道黜佛 (二)從「拆寺制」看武宗廢佛動機 (三)宣宗即位與法難結束 四. 法難下的佛教 (一)僧侶的志行節操 (二)各地區佛寺經像的破壞 (三)佛典的散佚 五. 法難的影響 (一)社會功能方面 (二)佛教宗派方面 (三)義理轉變與佛學思想中國化 六. 結論
|
點閱次數 | 1445 |
建檔日期 | 2005.09.23 |
更新日期 | 2016.07.21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