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見佛殺佛:一行禪師的禪法心要=Zen Keys: A Guide to Zen Practice=Nẻo Vào Thiền Học |
|
|
|
作者 |
一行禪師 (著)=Thich, Nhat Hanh (au.)
;
汲喆 (譯)
|
版本項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05.12.08 |
頁次 | 208 |
出版者 | 橡樹林文化=Oak Tree Publishing Co.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cite.com.tw/publisher/about/15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叢書名 | 善知識系列 |
叢書號 | JB0027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讀本; 禪宗=Zazen Buddhism=Zen Buddhism=Son Buddhism=Chan Buddhism; 緣起=十二因緣=Pratityasamutpada; 緣起=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paticca-samuppada; 緣起=paticca-samuppada=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 無我=Anatman;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Vijnaptimatra; 般若波羅密多=般若=Prajnaparamita=Prajna=Perfection of Wisdom;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經=Diamond Sutra; 金剛; 社會運動=Social Movement; 法會; 佛教; 佛陀=Gautama Buddha; 佛; 正念=覺知=Mindfulness=Awareness; 公案=語錄=Koan; 中觀; 中文;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
摘要 |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殺佛是見佛的唯一方法,有關佛陀的任何概念都會妨礙我們親眼見佛。這就是「禪」。 「這些年來,言道者多,證道者少,固由於行門不彰,但行門之所以不彰,則往往來自對禪的誤解,而一行禪師的這本書就在讓行者能從『如實知見』中產生『如實行履』。坦白說,做為『心要』對這本書來說也許太沈重了些,但作為檢驗知見、行履之所據,它的確是簡潔、清楚、全面,既扣住原點,又針砭時弊的一本禪書。」──林谷芳(禪者、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 《見佛殺佛》(Zen keys)成書於1970年代,是一行禪師較早的一部著述。當時,禪師正因在越戰中開展佛教社會運動──反戰和救助戰爭受害者,而被迫流亡後不久所寫成。本書是一行禪師最早且最有系統地向西方世界講授禪法心要的作品之一,全書線索清楚、要語不繁,是一行禪師禪法的基本綱要。90年代,禪師本人再度對全書進行了修訂。這裏呈現給讀者的中文版,即是依據修訂版翻譯而成的。 由於這是提綱挈領性的講義,所以本書涉及的內容甚廣。從一行禪師禪法的核心概念──「正念」出發,闡述了禪宗的基本世界觀,包括無我性空、諸法緣起、互即互入、重在體驗等觀點,同時旁徵博引,講解公案的意義、效用和參究方法,並簡明扼要地介紹佛教、禪宗的歷史和基本經典。此外,傳統佛教的般若、中觀、唯識諸學透過一行禪師清新優美的筆調重新詮釋後,古今中西,全都圓融無礙。相信讀者──無論是不是佛教徒──不僅能夠從這本書中得到有關禪的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從閱讀本書中獲得一種禪的直接體驗。 「臨濟禪師曾說:『逢佛殺佛,逢祖殺祖。』對於一般虔誠的信仰者而言,這種說法會令他大惑不解。但這話的效用,實際上取決於聽聞者的心性和能力。如果學人有膽識,他就有能力藉此擺脫一切權威的束縛,體認究竟的實相。真理並非概念,如果我們抱持概念不放,就失去了實相。所以必須『殺掉』概念,才能讓實相本身得到彰顯。殺佛是見佛的唯一辦法,我們有關佛陀的任何概念,都會妨礙自己親眼見佛。」──引自《見佛殺佛》 |
目次 | 【推薦序】 有如實知見,才有如實行履---林谷芳 【譯序】 隨一行禪師走入禪的世界---汲(吉吉) 【導論】 以「禪」找回最基本的人性---釋自鼐
第一章 正念的修行 1 一本小書 2 必要的覺知 3 正念
第二章 一杯茶. 1 見性 2 菩提達摩的開示 3 佛教的革命 4 無我 5 事物與概念 6 諸法互即互入 7 形而上學的虛幻 8 體驗本身 9 開悟之時
第三章 庭前柏樹子 1 禪的語言 2 指與月 3 逢佛殺佛 4 洗缽盂去! 5 妙答 6 公案的效用 7 公案的意義 8 趙州的「無」 9 你看見柏樹了嗎? 10 心要純熟
第四章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1 心印 2 真心與妄心 3 本來的實相 4 燈與燈罩 5 直接的體驗 6 不二法門 7 互即互入
第五章 空性的足跡 1 禪宗的誕生 2 禪與西方 3 禪與中國 4 空性的觀念 5 早期佛教教派的觀念 6 大乘佛教的興起 7 返本還源 8 非A之A才是A 9 契入真如 10 主與客 11 三解脫門 12 龍樹的「八不」思想 13 中道 14 唯識學派 15 諸法的分類 16 八種識 17 唯識的方法 18 阿賴耶識為根本 19 覺悟之路
第六章 人的再生 1 禪院生活 2 安居 3 參禪 4 在家眾的角色 5 禪與今日世界 6 前瞻未來 7 有可能開悟嗎? 8 東方禪vs.西方工業文明
第七章 課虛錄---四十三個公案及陳太宗之頌 1 語錄問答門下 2 拈頌偈
附 錄 梅村簡介 |
ISBN | 9867884507 (平裝); 9789867884503 (平裝) |
點閱次數 | 867 |
建檔日期 | 2006.09.12 |
更新日期 | 2023.11.15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