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心經的人生智慧
作者 釋濟群
出版日期1996
出版者明月居士林
出版地Australia [澳洲]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95年夏講於澳洲墨爾本明月居士林
關鍵詞心經=Heart Sutra
摘要《心經》,具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佛教經論中文字最爲簡煉,而內容又極爲豐富的一部典藉。它和《金剛經》一樣,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影響極大。《心經》在佛教中屬于般若系經典。按天台宗對《般若經》的判攝,稱爲通教。所謂通者:具有通前與通後的意義。通前是說它與阿含教的關系,阿含經典對存在現象的透視:指出了苦、無常、無我;當然也講到空,但不是很深刻,唯有到了般若經教,在阿含的基礎上才把空的教義推向極致。通後是指《般若》與《華嚴》、《涅槃》、《維摩》等經的關系,般若經教所揭示的緣起性空,是大乘一切經教建立的理論基石。如實的把握般若中觀正見,對于學習經教,指導修行,都具有重要意義。《心經》與其他經典不同,一般經典都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三部分;而《心經》唯有正宗分,于是人們便懷疑《心經》的獨立性。當代佛學界學術權威印順法師在《般若經講記》中就作了說明:印老以爲奘公所譯《心經》,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中單獨錄出的。在《大般若經》中有《學觀品》,此品中有與《心經》完全相同的文句,是佛陀直接向舍利弗說的。《心經》是《大般若經》中最精要部分的內容,古德爲易于受持,特摘出流通。《心經》在中國有衆多譯本。方廣昌先生編的《般若心經譯注集成》中就收集了十八種,現在教界流傳的是玄奘譯本。至于本經注疏自古以來有百來家,可見此經傳誦之盛。【人生的大智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是本經經題的全稱。在佛教的典籍中,一部經典的題目,有時往往正是這部經典畫龍點睛的內容所在。因此,在學習經典時,首先一定要注意到這部經典題目的內涵。先釋般若,般若是梵語的音譯。佛教經論的翻譯有音譯和義譯的兩種方式,音譯在特殊情況下才使用的。就如般若一詞,在漢語中沒有相應內容的概念,所以采用音譯。這就是玄奘三藏在譯經過程,制定有'五不翻'的規則,其中說到般若以尊重故不翻。般若是梵語的音譯,我們顯然無法從字面上依文解義。那般若是什麽呢?古德爲了人們理解的方便,有時也譯般若爲智慧,但它又不同于世間的智慧,世間的智慧是有限的,是夾雜著煩惱的,是有缺陷的,它不足以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般若智慧則不然,它是無限的,是清淨的,是圓滿的,它能通達宇宙人生真相,徹底的解脫人生煩惱。般若對于我們生命的改善有著至關的重要性,沒有般若,人就會産生兩種困擾:一、認識上的迷惑:人活在世上,總是在充滿著迷惑的狀態下生活著:既不了解自己,也不能真正的認識世界。試問你們知道'我'是誰嗎?這個問題看來很簡單,有人可能會不加思索的回答,'我'就是我。其實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你以爲'我'是我,請問你究竟以身體爲'我',抑是以思維爲'我'呢?倘以身體爲'我',身體乃四大假合,四大解散'我'在何處;如以思維爲'我',思維乃建立在經驗及概念上得以延續,並無獨立可言。足見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所以在西方哲學中的最高名言是:認識你自己。'生從何來,死從何去',也是人生的一大迷惑。記得有位西方哲學家曾經對人生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人生有如過一座橋,這座橋的橋頭、橋尾、橋下都充滿著雲霧,人從一團雲霧走向另一團雲霧。是啊!以佛家的智慧來觀看人生,我們從娘胎中生下來,僅僅是一期生命的開端,當一期生命完了,也並不是意味著生命的徹底結束,生命還會生生不已的延續下去,現世的人生只不過是生命延續中的一個片段。因此,一個稍有思想的人,他不應該僅僅著眼于現在的生存,還應該關心'生從何來,死從何去'這個古老而又現實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很關心自己的命運。命運是什麽?人生是否存在命運?假如有命運這麽一回事,那命運是由什麽力量決定的?對于這些問題,人們的看法往往也不一樣:有人不相信人生存在命運,以爲生命的發展沒有任何既定的規律;有人相信人生存在命運,以爲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支配著我們的生活;有人以爲支配命運的力量是來自于生命自身。有人相信命運不可改變;有人相信命運可以改變。然而,命運究屬怎麽回事呢?因果報應也是世人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你說沒有嘛?似乎世間萬事萬物各有因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說有因果嗎?可現實生活中又有許多現象無法解釋。比如有人作惡多端,生活卻過得逍遙自在;有人行善積德,日子過得窮困潦倒。因而唯物論者倡導一生論,不相信因果報應;而各種宗教都談因果報應。因果果有報應乎?人爲什麽活著?生存的意義是什麽?在我講座中,這也是經常有人提出的問題。生存在世界上,有許多人不知道爲什麽活著,他們只知沿著前人約定俗成的習慣去生活:上學、找工作、成家、生兒育女、升官發財、享受欲樂,乃至一命嗚呼。人類一代又一代的重覆著相同的生活方式。說到人爲什麽活著,其實大多數人都對此很茫然,談不上爲什麽。不過,我們假如要讓生命變得更有價值,當然還是應當關心:人爲什麽活著。二、執著欲望帶來的痛苦:佛經稱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是欲界,欲界的最大特點就在一個'欲'字上,可以這麽說,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生活在強烈的欲望中。欲是什麽?欲是生命內在的希求。有從生理上發出的,也有心理上發出的。因此,欲望有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這兩個方面。欲望非常複雜,其表現的形式千差萬別,在佛經中簡單的歸納爲五種,稱曰五欲。即色欲,眼睛希望看到漂亮的顔色。聲欲,耳朵希望聽到動聽悅耳的音聲。香欲,鼻子希望聞到香味。味欲,舌頭希望嘗到可口的美味。觸欲,身體希望接觸到舒適的環境。五欲在佛經中有時另有所指,(1)財欲,是對財富的希求。(2)色欲,是對男女性交的希求。(3)名欲,是對名譽地位的希求。(4)食欲,是對飲食的希求。(5)睡欲,是對睡眠的希求。有情生命就是在不停的追逐五欲境界中延續,通常人生所謂的幸福快樂,說穿了,那不過是欲望的滿足,當人們欲望滿足時,感到快樂,感到幸福。欲望又是沒有一定的東西,人類欲望雖然與物質條件有關系,但具備什麽條件才能滿足並無標准,它往往隨著物質環境的改善而水漲船高,古人生活條件簡單有吃、有住、有穿就能滿足;而現在物質條件豐富了,人的欲望也隨之膨脹。今天的人,並不因爲豐富的物質環境而感到滿足,他們總是處在不斷向外的追求中。欲望的表現形式有三大特征:一、是占有:人生活在欲望中,總想占有社會的一切。你看那些溫飽尚未解決的窮人,只要求有吃的、穿的、住的就行了;可生活基本需求一旦滿足,于是就希望過上方便舒適的日子:洗衣服太麻煩,最好有個洗衣機,代替手洗;走路覺得累,乘公共汽車又不方便,還是買個轎車,或者摩托車;工作之余,閑了無聊,搞個電視消遣多好;出外遊玩名勝風景,走過就算了,真不過瘾,買架錄像機,要不照相機也行。要添置這些就得擁有大量的財富,爲了賺錢就得拼命的工作。

有財富的人,他又想到了社會上的名譽地位:有些富翁會花錢去買官當,擠身于政界;有些會辦慈善事業,博得社會上的名譽。總之,別人擁有的,我也得有;別人沒有我也得有。欲望使得我們在不停的追求,不斷的占有中度過。處在欲望中的人,總是忘記已有的東西,而去追逐未有的東西。俗話說:欲壑難填。一個想發財的人,當他擁有萬元了,接著就要百萬、千萬、億萬,由于目標永遠在前面,沒有知足的時候,因此,他既使擁有很多財富,也總感覺到自己不富有...
點閱次數666
建檔日期2007.03.09
更新日期2010.11.0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4350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