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菩薩道與菩薩戒關係之研究 -- 以漢譯《瑜伽師地論‧戒品》為中心=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hisattva Path and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Based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Yogācāra-bhūmi‧sīla-patala》 |
|
|
|
作者 |
黃靖琦 (著)=Huang, Ching-chy (au.)
|
頁次 | 145 |
出版者 | 佛光大學宗教學系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fgu.edu.tw/~religion/
|
出版地 | 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
系所名稱 | 宗教學系 |
指導教授 | 劉國威 |
畢業年度 | 94 |
關鍵詞 | 菩薩; 菩薩道; 菩薩戒; 三聚淨戒; 人間佛教 |
摘要 |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呈現菩薩戒精神內涵與特色,以做為大乘佛教實踐理論的基礎;並給予有心持守菩薩戒者不拘泥戒相、怯畏於菩薩道的實踐。讓菩薩行者把握菩薩戒的精神,活用於生活,不落於眼高手低的偏差。再者,從菩薩行為準則(菩薩戒)的角度切入菩薩解脫之道(菩薩道),探討兩者所呈顯的因果、含攝關係,以增進菩薩行者持戒的信心與力量。 本文以初期大乘時期的菩薩道思想與漢譯的瑜伽菩薩戒為考察範圍。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獻資料處理為主,將資料咀嚼消化後,教證多於理證,歸納多於演繹,展現在菩薩道與菩薩戒兩個範疇之間的關係。 關於章節內容:第二章文中首先探討菩薩一辭來源、本生談與菩薩思想的產生,尋求菩薩於大乘佛教時期的意義、人格特質。包含菩薩道形成、修行階位;最後依菩薩道的實踐原則來論說實踐六度四攝的意義。第三章討論到大乘戒歷史淵源及基本戒學概念;並從大乘經論內容理解菩薩戒內涵、特點,再銜接到中國菩薩戒的傳承發展。最後以《瑜伽師地論‧戒品》,提出總攝菩薩戒的三聚淨戒意涵與實踐。第四章從實踐、因果與輔助關係,論說菩薩道三心為菩薩戒的實踐方針,菩薩戒為成就佛果的究竟行,菩薩戒為推動菩薩落實淨土之行。第五章探討臺灣人間佛教推動者對菩薩戒的看法。並對論文的各種探析縱觀性回顧,對於本研究未來尚可發揮與不足之處作檢討,以期使本文有更臻充實、適切發揮的空間。 研究結果:(1)發菩提心之後,若不修習大乘之行,雖然可獲得善果,但難以成就。若要實現「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大願,必須修學菩薩學處,精進、不退懈。(2)持菩薩戒為自我期許的戒行後,如構成犯戒,除了懺悔還淨外,與三要門相應,方能循序持守菩薩淨戒。(3)瑜伽菩薩戒是止惡、修善、利生,落實於六度四攝的實踐,其實踐德目所展現的現世關懷,使菩薩戒具有豐富的人間性,福慧雙修的人間行。(4)從太虛、印順、星雲法師對菩薩戒看法與傳授到聖嚴法師另尋菩薩戒典範,表示了人間佛教對菩薩戒的重視,與菩薩戒的應變性。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回顧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綱要 12 第二章 菩薩道的開展與菩薩道實踐德目 16 第一節 菩薩思想的起源 16 第二節 菩薩道的形成 22 第三節 菩薩道的實踐德目 28 小 結 38 第三章 大乘菩薩戒及其思想意涵 40 第一節 大乘戒的發展 40 第二節 大乘菩薩戒 50 第三節 三聚淨戒之思想意涵 70 小 結 87 第四章 菩薩道與菩薩戒之關係 90 第一節 實踐關係:菩薩道三門為菩薩戒的實踐方針 90 第二節 輔佐關係:菩薩戒輔佐菩薩落實淨土之行 98 第三節 因果關係:菩薩戒為成佛果德的究竟行 107 小 結 111 第五章 結 論 113 第一節 臺灣佛教菩薩道的現代發揚與倫理道德之推動 113 第二節 全文回顧與研究結果 127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132 參考書目 134 附錄 140 |
點閱次數 | 725 |
建檔日期 | 2007.05.20 |
更新日期 | 2016.08.05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