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林崇安
|
出版日期 | 2007.07.30 |
頁次 | 150 |
出版者 | 大千出版社 |
出版地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羅漢; 雜阿含經=Samyuktagama Sutra; 轉法輪=To turn the dharma-cakra=To turn the wheel of dharma; 轉世=輪迴=Samsara=Rebirth=Reincarnation; 增一阿含經=增壹阿含經=Anguttara Nikaya; 認識論=Epistemology; 菩薩道=菩薩行=The Bodhisattva Path=The Bodhisatta Path;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 研究方法; 阿羅漢=Arhat; 阿波陀那=譬喻=Avadana; 阿含經=Agama Sutra; 長阿含經; 舍利弗=Sariputta; 法輪; 法句經=Dhammapada Stura; 佛陀=Gautama Buddha; 佛法=Buddhadharma ; 佛; 存有=bhava; 如是語=伊帝目多迦=本事=Itivitaka; 比丘=Buddhist Monk=Bhiksu=Bhikkhu; 心性論=Mind-Nature Ontology ; 中阿含經; 十二分教 |
摘要 | 釋尊成佛後,先對五比丘講解《轉法輪經》使證得阿羅漢的聖位,而後依次教導六十賢眾、二牧羊女、一千外道、頻毗沙王、舍利弗、目揵連等不同階層的人。此中證得阿羅漢聖位的弟子們也往印度各地弘法,佛法便在世間各地傳開了。為了便於傳法,佛弟子們便開始編集佛陀的教法。整個編集和流傳的過程,可分成初期、中期和後期三個階段。今依據《阿含經》、《廣律》以及《大毗婆沙論》等相關經論的多種傳說,鉤勒出釋尊時期「分教」的成型過程,以及在佛滅後《阿含經》的集成。 本書的內容分成二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關於《阿含經》的源流,先釐清佛陀四十幾年的教法內容,此中涉及九分教、十二分教,其後是佛滅當年王舍城的結集,有《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的編出,接著是佛滅百年毗舍離的結集,此次有《小部》的編出,內含《本事經》、《法句經》等,以上便是阿含聖典的源流。 第二大部分是分析《阿含經》的知識系統和核心的教導,兼及佛法在存有論和認識論上的核心命題,並釐清佛法的心性論以及《阿含經》中的菩薩道,最後略探佛學的思維和研究方法,並以科學的譬喻來說明《阿含經》中輪迴和解脫的思想,使不同性向的讀者們能從不同的角度來瞭解佛法。 |
ISBN | 9789574471249 |
點閱次數 | 1118 |
建檔日期 | 2007.09.11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