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釋圓信 (著)
|
出處題名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18屆)
|
出版日期 | 2007.09.16 |
出版者 | 圓光佛學研究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ykbi.edu.tw
|
出版地 | 中壢市, 臺灣 [Chungl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ākāra; prakāra; ālambana; rnam pa; 行相 |
摘要 | 本文從akara在字典中的意思出發,並找它中佛典中的原始出處,進而從《俱舍論》〈根品〉中對於「心心所有行相」的「有行相」(sakara)解釋以及世親為說一切有部在〈智品〉中對於「慧是行相」(prajna akara)與心心所相應時的五義平等的原則發生的抵觸時,所作的akara的定義修正來看這當中akara意涵的演變,並參照稱友與安慧從語源或語意的觀點所作的注疏。由此來探討有部與經量部在認識論上見解的差異。接著從〈破我品〉的「心法緣境的帶相說」來看經量部在認識論的見解上的特色。同時也藉由將akara譯為「行相」的玄奘,其派下的普光借用清池明鏡為喻對於「行相」一詞所作的漢語式的詮釋來與梵語文獻作一比較。最後從唯識論典的注疏《中邊分別論疏》中來看安慧所說的akara與《俱舍論》akara的不同,並探討這種差異所代表的唯識與經量部在認識論上的思想的交涉。
|
目次 | 前言 一.akara意義與佛典中的用例 二.《俱舍論》中的akara (一)從sakara來看akara (二)prajna akara中akara的意義 (三)稱友與安慧的注疏 (四)〈破我品〉中的akara 三.《俱舍論記》中對「行相」的注解 四.《中邊分別論疏》中的anAkAra 結論 |
點閱次數 | 1251 |
建檔日期 | 2007.10.19 |
更新日期 | 2023.10.0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