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者 |
闞正宗 (著)
|
出版日期 | 2004.04.01 |
頁次 | 542 |
出版者 | 大千出版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darchen.com.tw/
|
出版地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此書ISBN有二:10碼為9574470504;13碼為:9789574470518。 |
關鍵詞 | 一貫道; 台北; 佛教會; 區域性格; 佛光山; 佛教界; 功德會; 性格與國際; 星雲法師; 人間佛教; 台灣佛教; 菩提樹; 卷第; 弘法; 基督宗教; 佛教 |
摘要 | 「無明是一切煩惱與痛苦的根源」,這是佛陀的根本教育。同樣的道理,如果有心追求解脫道之修學者,在未瞭解台灣佛教脈絡與各派學風之前,即投入道場共修或與某人學法,這也是修學上的一種無明,勢必造成個人與修學之間的苦惱。 世人常受表相影響,而錯誤解讀種種「人、事、物」之真相,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與煩惱。有許多人也是因為沒有真正瞭解台灣佛教,才有誤解或扭曲台灣佛教的事件發生。因此,唯有實際瞭解台灣佛教,方能避免因錯誤解讀所帶來的困擾。重讀台灣佛教正是重新認識台灣佛教的機緣之一,只要您肯發少許的時間來閱讀本書,相信您對戰後台灣佛教入能更進一層瞭解。 重讀台灣佛教的好處是:不受騙上當(避開假佛教之名的不肖者)。可以避免人云亦云的流弊。重新建立台灣佛教的價質觀。對自我修學與選擇道場共修多一分保障。對台灣佛教的發展帶來新希望。共同再創台灣佛教修學風氣。 瞭解台灣佛教,修學之路更為寬廣本書為完整研究戰後台灣佛教發展與變遷的專著,面對戰後台灣佛教的發展,近年來佛教界雖有諸多個別單篇的研究,但仍不足以一窺台灣佛教的全貌,最重要的是本書整理出戰後台灣佛教發展的脈絡因素,一些新的看法及論據是從未被探討過。本書內容談及戰後台灣佛教的概況,「新神佛分離」運動、印順法師與「佛法概論事件」、傳媒的創辦及弘法運動、傳戒運動、大專學佛運動、 兩岸海外佛教代表權的爭奪、當代佛基之爭、星雲法師與高雄佛光山寺、證嚴法師與慈濟功德會、惟覺法師與中台山、聖嚴法師與法鼓山、對藝文界「辱佛」的抗爭,對一貫道的批判及台灣僧侶的辦學運動等等。 |
ISBN | 9574470504 (平裝) |
點閱次數 | 1358 |
建檔日期 | 2008.06.06 |
更新日期 | 2025.06.1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