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論中國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
作者 李四龍
出處題名 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第2屆)
出版日期2009.03.28
頁次268 - 275
出版者世界佛教論壇籌備辦公室=Preparatory Office of the World Buddhist Forum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佛教的傳播與民族性=The Sprea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uddhism
摘要佛教徒的“邊地意識”,挑戰了中國傳統的“夷夏論”,卻為外來文化融入中國社會提供了範例,客觀上增進了中國社會對少數民族或外來民族的親和力與包容性。特別是在異族入侵、領土分裂的時候,佛教在曆史上發揮了很強的民族融合功能,成為不同民族之間相互交流與溝通的重要紐帶。中國佛教的特色,即在於找到了能與儒家社會相適應的表現方式。佛教在中國社會,一方面強化了漢族的民族認同,佛教從外來宗教轉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促使漢族成為一個文化大熔爐,而不是單純的種族概念;另一方面,佛教縮短了不同民族之間的心靈距離,是增進民族團結的重要手段。論文最后建議,將來應當多從“民族關系”的角度,重新認識佛教在中國的曆史與影響。在過去的2000多年里,佛教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曆史進程,對“漢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催化作用。這裡我想討論,在協調漢族與少數民族或外來民族的關系時,佛教所起的整合功能及其複雜的曆史成因。這個漫長的故事,可從《牟子理惑論》說起。《理惑論》或《治惑論》,常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一篇佛學論文,明確否定了“漢地”是世界中心的說法。在以后的中國佛教界,這種觀念變成了一種“邊地”或“邊國”意識,把印度看成是他們心目里的“中國”,九死一生,西行求法。
點閱次數1484
建檔日期2009.05.08
更新日期2015.08.2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7800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