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當代臺灣社會轉型與人間佛教運動=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nd Humanistic Buddhism Movements
作者 李尚全 (著)=Li, Shang-quan (au.)
出處題名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
卷期n.4
出版日期2010.07
頁次110 - 116
出版者南京曉莊學院
出版者網址 http://www.njxzc.edu.cn/home/
出版地南京, 中國 [Nanjing,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揚州大學佛學研究所
關鍵詞人間佛教=Humanistic Buddhism; 威權社會=authoritarian society; 傳戒運動=transmitting precepts; 去鬼神化=eliminating ghosts and gods
摘要人間佛教的基本內涵,是在民國期間太虛大師提出的『去鬼化』和印順導師提出的去天神化 。這種去鬼神化的人間佛教理論,在台灣的剛性威權社會向柔性威權社會轉型,再由柔性威權社會向民主社會轉型過程中,得到了循序漸進式的發展。從人間佛教理論的視角來看,白聖長老領導的傳戒運動,屬於台灣的人間佛教話語。在柔性威權社會興起的佛光山和慈濟功德會,是人間佛教運動向台灣民間深入扎根的具體表現。當代台灣的人間佛教運動,具有台灣區域性、大陸傳統性和國際性三大特色。

The fundamental connotatio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s eliminating ghosts proposed by Master Taixu and eliminating gods put forward by Master Yinshu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Humanistic Buddhism theory developed step by step in Taiwan's social transformation from rigid authoritarian society to flexible authoritarian society and to democratic society. Transmitting precepts led by Buddhist Monastery Baisheng is a part of Humanistic Buddhism movements. Foguangshan and Tzu Chi, springing up in flexible authoritarian society, are the embodiment of Humanistic Buddhism movements in Taiwan's folk society. The movement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regional (Taiwan), traditional (Mainland) and international.
目次一 110
二 112
三 113
ISSN10097902 (P); 10097902 (E)
點閱次數278
建檔日期2009.07.15
更新日期2020.04.1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8296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