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談佛門師徒=Master and Disciples in Buddhism |
|
|
|
作者 |
釋慈惠 (著)=Shih, Tzu-hui (au.)
|
出處題名 |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
卷期 | n.24 |
出版日期 | 2004.11.01 |
頁次 | 225 - 254 |
出版者 |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 Education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fgs.org.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佛光山教育院院長 |
關鍵詞 | 僧傳; 傳記=Biography; 高僧傳=Hagiography; 佛; 公案=語錄=Koan |
摘要 | 凡是對當前社會有關心、有觀察的人,大概都會說:我們的社會失序,我們的社會生病了,的確如此。怎麼辦呢?改善之道,首推「教育」,不管誰把脈診斷、開藥方,總之要靠教育機構依照處方去照護、督促吃藥,才能痊癒。但麻煩的是這個教育機構也病得不輕,師不師、徒不徒,加上家長把教育界的倫理秩序擾亂了,「尊師重道」、「師嚴而後道尊」的傳統師門倫理淪喪了。這是社會、國家的危機。 反觀佛門的教育,歷經兩千五百多年的時空,至今師徒的相處,依然是「師愛徒,徒敬師」、「師如師,弟子如弟子」。尤其,師父在教育弟子上,不僅是給予知識、技能的指導,更是以無言的身教來說法,使弟子的道德培養,從內心淨化起因此佛門的教育,是啟發引導式的自覺教育。又從歷代高僧傳記、禪林語錄裡,可以看出嚴肅的修道過程裡師徒的相處之道,及感人的道情法愛,在此提供教育界人士作為參考。本文分別從師徒關係的建立、師徒傳承的重要性、師徒傳承的方式、師徒間的道情法愛等,來加以論述。希望藉助此文,讓大家對佛門的師徒相處,乃至師授徒的教育方法上,有一正確的瞭解;並以此為鏡,期望能再恢復優良的師門倫理,提昇國民的人際道德觀。
|
目次 | 一、前言 1 二、師徒關係的建立 1 (一)三分師徒,七分道友 2 (二)終身的道侶 3 三、師徒傳承的重要性 4 (一)正法得以久住 (二)影響佛教的流傳與發展 4 四、師徒傳承的方式 9 (一)直接與間接的傳承 9 (二)子孫叢林與十方叢林 12 五、師徒間的道情法愛 13 (一)師父對徒弟的關愛 13 (二)弟子對師父理念的實踐 14 (三)師徒間不離不棄的情誼 15 六、結語 18 |
ISSN | 1609476X (P) |
點閱次數 | 1947 |
建檔日期 | 2009.08.18 |
更新日期 | 2017.11.2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