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古印度哲學中自證認識之來源的探討
作者 陳雁姿 (著)=Chen, Yan-zi (au.)
出處題名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卷期n.52
出版日期2009.07.01
頁次426 - 463
出版者佛光山文教基金會=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 Education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fgs.org.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1957-)香港人。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哲學博士、新亞研究所哲學系文學博士。
關鍵詞自證; 自明; 自我認識; 認識的認識; 量論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古婆羅門教以至於原始佛教時期有關「自證認識」的哲學觀點,有關的論述都是對自我問題作出反省。筆者認為「自證認識」的思想源自古婆羅門教之《奧義書》,吠檀多派及正理學派從不同的進路來闡釋「自證」的理論,因而出現「即身之知」和「反思之知」兩種模式,奠定了自證認識的基本類型。至於原始佛典中有關自證認識的反思,一方面是從源起的觀點來認識自我的真實狀況,另一方面是結合禪修的觀想方法來達到生命解脫的目的。

目次一、緒論 427
二、婆羅門教的自證認識理論 429
(一)奧義書中最先提出內心明證為認識的基源 431
(二)吠檀多派從超越層闡示自明為顯現原理 434
(三)正理學派從經驗層論證出自證為推度之知 437
(四)婆羅門教之自我認識總為兩種型態 440
三、原始佛教對「自證」的論述 441
(一)佛教從緣起的觀點來審視自我的真實相 442
(二)自我審識為禪觀的內證方法 446
四、印度哲學中自證認識的旨趣 449
ISSN1609476X (P)
點閱次數1132
建檔日期2009.09.11
更新日期2018.03.2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1018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